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

ID:17742883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_第1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_第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_第3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_第4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文献分析【摘要】本文对200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文献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各高校都在大幅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就业率制度(包括就业率统计制度、就业率公布制度、教育评估与就业率相挂钩制度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也由于在责任归

2、属、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方法、统计渠道等方面存在不足,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了少数高校的就业率造假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许多学者的思考与研究。本文对2001-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统计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对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文献概况  1.1论文数量  通过中国知网中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主题对2001-2009年的文献进行检索,2001-2009年共有关于

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影响因素及统计方法的相关文献129篇,文献的年份和数量见表1。表12001-2009年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等文献的统计  1.2论文作者  对第一作者统计发现,129篇论文中,127篇论文的作者来自高校,另外的2篇论文作者分别是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和在读研究生。这说明,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制度的研究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这129篇就业率制度相关研究论文的作者中,只发表过1篇此类文章的作者有125人,占作者总数的96.9%,远远超过洛特卡定律60%的临界值,这说明对高校毕业生就

4、业率这一主题的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  1.3论文主题分布及研究方法5  根据统计,在这129篇研究文献中,研究就业率影响因素的论文有71篇,占55.0%;就业率制度综合研究论文有41篇,占31.8%;研究就业率统计方法的论文有17篇,占13.2%。这说明,面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就业率影响因素已成为就业率相关研究的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这些论文更多的偏重于理论层次的经验性研究,而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少数的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如张剑[1]在《试论美国高校毕

5、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体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的高校就业率统计评估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刘华东[2]在《合作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中,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合作教育班与非合作教育班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来说明合作教育的可行性。  2研究的主题及其结论  2.1就业率影响因素研究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则是人才与社会就业岗位匹配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制度、就业市场及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各高校

6、必须面对的难题。因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许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  2.1.1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在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众多教育工作者中,赵琪是首次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她在《关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与思考》中[3],比较系统、完整地指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原因:(1)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根本原因(包括了毕业生大幅增加与社会需求增长缓慢的数量性矛盾、学历层次和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高校品牌性矛盾);

7、(2)社会要求与毕业生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3)社会需要与毕业生择业倾向之间的矛盾是重要原因。而许多学者也认为,我国社会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人才就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也是影响就业率的重要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专业设置是影响就业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各高校在开设(或调整)专业时,必须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作为最主要的依据。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大学不同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学科设置上无法与市场经济完全对接,总有一些基础学科

8、及理论学科远离市场经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率自然要偏低一些。如果我们忽视了大学的学科设置特点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就有可能被市场所左右,使大学变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大学教育趋向市场化、工具化、功利化[4]。本人认为,后者基于社会文化传播的长远角度对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思考,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1.2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者认为,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