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

ID:17744897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5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_第1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_第2页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位置》学习辅导》诗歌》悼念一棵枫树《悼念一棵枫树》牛汉一、作者介绍牛汉,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人,有蒙古族血统。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早期创作体现出西北原野和游牧民族特有的粗犷强悍豪放之风,是当时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事件牵连被捕入狱,失去公开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1966年“文革”开始后,诗人被下放到湖北古云梦泽之地劳动改造,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苦役之下,诗人蓬勃的诗心诗情却没有湮灭:“……而到了‘文革’后期,当苦难到了它的尽头

2、,郁结在诗人心头的悲烈之情丰盈涌动,他在七十年代前期的浓重暗夜中受到不屈的心灵之光的召唤,写出了系列诗篇:《鹰的诞生》(1970)、《半棵树》(1972)、《巨大的根块》(1973)、《华南虎》(1973)、《悼念一棵枫树》(1974)、《钟声》(1975)……这些涌动着雄性的血,爆发着激愤的生命之火的诗,是诗人用他毕生的苦难铸成的……”(谢冕:《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诗卷序言》),这些诗作足堪跻身于“文革”期间文化黑暗专制之下最优秀的“潜在写作”之列:“胡风一案所牵连的诗人们对中国文学最重

3、要的贡献,正是在那个哑声的年代里保存了旺盛强健的创作力,他们一直坚持以诗言志,直到文革后期的《重读圣经》(绿原)《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牛汉)《悬崖边的树》(曾卓)等高亢有力的诗,仍然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学创作。”(陈思和:《我们的抽屉: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强调创作中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诗歌创作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爱国主义情怀,正是“七月”诗派最重要的传统,牛汉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传统,他认为诗与生命、时代紧密联系,强调诗的生命体验,认为“没有真实的人生就没有我的诗

4、”,强调诗人不应被动地感受时代,而应当直接介入现实人生:“我不喜欢‘直面人生’这种说法,我喜欢不仅仅是直面,而且是投入。”诗人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不但认为生活催生诗意,更强调以个体生命体验对生活诗意的深入发掘,也即,他不仅始终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且能以顽强的生命力不屈地与血腥的现实抗争,坚持着“活下去”,作为现实的“异质”存在,体现出对立和反抗的姿态,恰如那“半棵树”的形象:“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可是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5、/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半棵树》)。这被活活地劈掉半边身躯却始终保持不屈的生命力的“半棵树”的形象,正是当时一代反抗“文革”黑暗专制的民族英雄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形象最恰当的写照,充满了崇高的悲壮美。牛汉,一位长期遭受磨难却以自己坚韧的毅力、勇气和信念承担着民族、时代苦难的诗人,以自己的一支笔,以自己“绝望”中抗争的英雄情怀,留下了“严酷年代的精神证词”(何言宏)。已出版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蚯蚓和羽毛》及《牛

6、汉抒情诗选》等。二、《悼念一棵枫树》及写作背景“一个时代的真正的精神现象不是消极地并置各种生命感受和生命欲望,它应该展示的是人类与生存环境的激烈博斗,……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

7、,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这反映在文学上的精神现象,就不仅仅是消极展示自身对时代的感受,还应该体现出生命体所含有的强烈冲动与改变生存环境的战斗渴望。潜在写作者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压抑和磨难,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潜在写作中释放出强烈的主体的战斗精神,来抗争命运的残酷打击。如七月派诗人的潜在写作,大都采用了伤残的自然意象,让它们遍体鳞伤地身处更大的阴谋或者危险之中,紧张的社会关系常常使诗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的临战

8、状态”(陈思和:《我们的抽屉》)。的确,当一个极端专制的年代箝制了作家的言论自由时,有着“兴寄”手法和咏物言志诗传统的文人们,其思想上的创痛和灵魂的呐喊便更多借助于外界,借助于自然万物来寄托,来抒发。如前文所引,胡风一案中被牵连的前“七月派”诗人曾卓、绿原等,也无一不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借助自然意象,以诗明志。曾卓笔底那一棵“孤独地站在那里”,几欲“跌进深谷”却奋力“展翅飞翔”的“悬崖边的树”的意象(《悬崖边的树》),无疑传达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