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

ID:17753576

大小:21.7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5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_第1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_第2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_第3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_第4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机制的思考【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技术支撑机制、经济调节机制和保证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节约型社会建立的重要保证。舆论引导机制的建立首先要使全体公民不断增强危机和忧患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要注意从儿童抓起。技术支撑机制的建立首先要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来改造传统产业;其次要整合科研实力,面向生产主战场搞好联合攻关;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经济调节机制主要是指充分利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等各种经济杠杆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科学合理的利用。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舆论工具和人民群众“四位一体”的保

2、证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关键词】节约型社会;舆论引导;技术支撑;经济调节;保障和监督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目标。这正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正确的保证机制,才能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一、正确的舆论引导机制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而且事关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因而,需要全体公民的身体力行。  首先,要通过宣传,使全体公民不断增强危机和忧患意识。我国“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了9.5%,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也相当惊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5.8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钢材消耗是美国的5.8倍,日本的2.7倍。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4%,而消耗的石油占世界的7.4%,原煤为31%,燃油为41%,

4、铁矿为30%,钢材为21%,水泥为40%,氧化铝为25%。我国的所有资源与世界水平相比,没有一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天然气4.1%,石油8%,铝9.7%,水25%,铜26%,耕地40%,铁45%,煤炭86%。因此,这种靠资源高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向我们亮起了“黄牌”。能源的短缺已经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600个城市中400个严重缺水;近7年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0.8亩以下。资源的供求矛盾和环境压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只有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把自身的行为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

5、在一起,节约就不仅是一种习惯,而应成为爱国的具体体现。  其次,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是对国家、民族和家庭自我负责的表现;而奢侈浪费,挥霍无度也往往是败家败国的重要原因。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重视节约,就能更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因而,节约可以同进取向上、积极乐观等紧密相连;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也常常与颓废、消沉等不良情绪分不开。节约不仅是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更映衬出一种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通过典型的示范,使人们把节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就能真正形成节约的习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

6、,广泛宣传厉行节约的重要性,树立各条战线节能、节水、节电、节约资源的好典型,积极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只要全社会不断增强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最后,从儿童抓起,从教育人手。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的教育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也包含着国情国力的基本常识;不仅要使青少年一代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更要使他们懂得我国的现实状况。“地大物博”不再是令人炫耀的光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正是他们从小就必须树立的观念。“最大的节约是养成节约的美德”。我们的教育必须使

7、青少年懂得:“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教会青少年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米、一度电开始,将节约的意识刻画在头脑中,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上。    二、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机制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更离不开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节能降耗是首要任务。党中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间减低2

8、0%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