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

ID:1775595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_第1页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_第2页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_第3页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_第4页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韦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参与单元知识的归类整理,在边练边理的过程中,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建构单元知识体系。2.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技能,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3.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设想:一.导入1.口算抢答:70+20、30+25、85-40、56-3、16+9、40-72.揭示课题: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整理二、整理:理练结合,以练带理,边理边练(一)整理笔算加、减法法则1.对

2、比归纳整理:(1)笔算46与32的和、差4646横向比较:不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归纳相同点。+32—32笔算54与29的和、差5454纵向比较:+29—29·不进位加与进位加对比,归纳出进位加法则·不退位减与退位减对比,归纳出退位减法则综合比较:·笔算加法与笔算减法对比,归纳出不同点(2)归纳概括:板书:加法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个位满十,个位不够减,向十位进1从十位退12.基本练习:笔算9+3460-1283.针对性练习:学生错例分析分析错例——错例归类——对策4.不计算,估估得数是几十多?45+1378+1696-2480-43(二)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

3、合。1.3包糖分别有22颗,10颗,18颗,一共有几颗?(1)先估一估,再计算。(2)根据学生做题情况,适时小结:合理、灵活计算可以写两个竖式算;可以用竖式的简便写法;能口算的那一步用口算;能凑整的,凑整。2、如果每人1颗,我们班有48人,该选择哪两包?(1)说说你选择的道理?(可估算、可口算、可直接计算)(2)把这两包合起来,每人分一颗后,还剩几颗呢?3.比较、概括:连加、连减、混合加减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都可以用简便的写法。计算的时候,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凑成整十数能使计算简便迅速;遇到加、减整十数的可以用口算。三、综合练习(练习纸)1.套圈游戏:

4、小明套了两个得46分,他可能套中哪两个?用线把各种可能连出来。16、38、30、24、8、22、18(1)独立尝试(2)组内交流方法(3)概括方法2.按要求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第一步:退位减法第二步:进位加法4□4□565632+23+23-1□-1□-1□+□□□□□□四.总结:略评析《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复习与整理》8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教研部杨爱华2006.12大家都知道复习课不好上,平时的课例观摩中,极少能看见复习课的影子,但是复习课在教学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少。以二年级为例,8个知识单元,如果每个单元安排一至两

5、个复习课时,单元复习课就占了10多个课时,加上期末8-10个课时的学期总复习,复习课足足占了学期总课时的1/4,进行复习课的实践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期复习教学”,一提到新课程,大家可能会立刻联想到许多新鲜的事物,联想到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种种浮躁的现象。我们想,不论实施新课程与否,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是不会改变的,学生的认知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作何种改革,教与学的内部规律是也不会因为改革而改变,由此,教学实践研究,应该抓住教与学本质上的东西进行思考。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与整理》这节课的构思,我们源于以下两点认识。一、关于“计算复习课”的两

6、点认识这是一节计算复习课,“复习课”是这节课的课型;“计算”是这节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复习课是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把平时零散学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牢固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相应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课型,因此,“理”与“练”是复习课的两个主要特征。老师们很多时候把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只“练”不“理”,复习课就如断线的珍珠,如果只“理”不“练”走到另一个极端,复习课也就米难成炊,“理”与“练”是复习课的两个核心环节。“理”是依据数学知识的系统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是复习课的第一个功能:系统整理;练,在知识的重难点处练,在学生知识的缺漏处练,这

7、是复习课的第二个功能:查漏补缺;复习课通过“理”与“练”,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这是复习课的第三个功能:巩固提高。上复习课,应该“把握复习课的课型特征,落实复习课的作用,提高复习课的时效性”。这是我们设计这节复习课前的第一个认识。“计算”是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我们的“理”与“练”应该围绕着计算知识的学习任务来落实复习的目标要求。关于“计算能力”,人们头脑中的第一个反应,它是一种技能,对于计算教学要求大家也十分明确:正确、熟练、合理、灵活,但是,这个层面的认识,狭隘了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