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

ID:17761600

大小:17.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_第1页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_第2页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_第3页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_第4页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  关键词: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追求。本文结合实践,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原则、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启示及我国规划建设的思路提出了见解。摘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keywords:currently,ecologicalcityconstructionhasbecomethecontemporarycitydevelopmentanewconceptofthepursuitof.thispapercombinedwiththepractice,tothemodernecologicalcityplanningandconstruct

2、ionprinciples,constructionofforeignzoologycitycase,enlightenmentandchina’s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theideasputforward.  abstract:ecologicalcity;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07-0020-02  1引言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于XX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本次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

3、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从德国的弗赖堡到瑞典的马尔默,再到巴西、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人们看到各具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它们为克服以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病”提供了未来发展思路。目前,世界公认的生态城市包括美国伯克利、巴西库里蒂巴、日本北九州、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以及作为示范案例参加世博会展览的德国弗赖堡和瑞典马尔默等,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生态城市的丰富含义。  2生态城市的提出与概念  前苏联生态学家(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

4、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生态领域学者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倡导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能源利用可持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生态城市的定义行业内大致有三种说法:  环境说——将生态城市进行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强调城市生态保护、居民生活、历史文化、交通、物种多样性等单项要素的良性发展。  理想说——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

5、想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一种人类理想栖境。  系统说——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三者的互惠共生和相互协调。  笔者认可,生态城市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普遍推广;公共交通绿色、环保、低碳、不拥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3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总体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这也是目前我们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所遵循的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

6、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统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在生态城市规划上,应该考虑四个基本问题:人口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原则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防止过渡开发

7、的原则。要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平衡开发强度与处理好土地承载力的相互关系,阻止城市过度开发与郊区无序蔓延。  合理布局项目与人口的原则。项目要选择性的引进与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一定要放在下风或水源的下游,避免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城市人口要合理布局,主城区作为人口密集的地区,要避免放一些威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的企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要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建设生态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