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ID:1776600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_第1页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_第2页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_第3页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_第4页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摘要】《建筑材料》是水利、路桥、民建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高职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后续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育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问题也颇多,一些方面亟待改革。《建筑材料》课程是水利、路桥、民

2、建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对该课程的改革成果,谈谈对该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知识传授,弱化了专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材料基本的理论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直接对应的岗位有试验员、材料员等,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

3、学生对材料的检测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并不是理论讲解,而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大部分的教学,强调的都是理论讲解,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材内容陈旧,规范滞后  目前我国高职所用《建筑材料》的教材,基本都存在内容陈旧的缺点。一方面,随着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部分老的材料已经被淘汰或者禁用,这部分内容就要淡化甚至删除,比如烧结黏土砖,规范已经明令禁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就不是重点讲解,一笔带过就行,而替代产品免烧砖就要作为新的内容进行介绍。另一方面,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许多

4、新的材料得到大力发展,这些材料也应该要讲解,比如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外墙涂料、各种外加剂等。还有就是规范的不断变化,随着规范的更新,知识体系也应该跟上新的规范,比如在2011年新的规范定义标准稠度的水泥浆是试锥下沉值为30±1mm,而有的教材仍旧沿用旧的28±2mm,显然就不合乎现有规范要求。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该课程作为考试课,期末一张试卷,即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考核方式直接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把理论考试作为最终考核方式,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核,那么学生学习

5、的重点自然就在理论学习上了,对实践就不加重视,由此最多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显然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不符。  4.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讲台上教师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该门课程的特点本身就是知识体系比较零散,概念多,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因此有些知识仅凭课堂理论只能是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建筑材料课程改革  1.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6、既然该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在编排课程内容体系时就要淡化理论教学,对理论知识应做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在实践教学上强化技能培养,一定要使学生学会“怎么做”。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结合我院示范建设成果,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行整个教学在实验室完成,课程学习不进教室,即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来。学习时针对具体材料,在材料展示室先让学生观看材料实体,然后结合学生所了解的知识讨论该材料在工程中的主要用途以及主要技术性质,教师加以总结,针对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重点就是学习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检测方法

7、,对材料性能检测时教师先是对基本的理论进行讲解,紧接着就是教师现场示范,示范过程中详细讲解每个仪器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之后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完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学习“水泥”一章,显然学生对水泥的用途都很清楚,对水泥基本物理性能检测学习时,教师先针对实物进行理论讲解,之后就是动手演示,比如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教师先对其概念、用途和测定方法进行理论讲解,之后就开始示范操作,操作完之后,学生提问,没有问题,就是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

8、提高,达到了高职教学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教材滞后的现象,我院结合示范建设的成果,课程教学团队重新编写了《建筑材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在教材的初稿上就选用了最新的规范,并且根据目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以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同时为了跟上新规范的要求,我们联系出版社定期对教材进行修改,以适应新规范的要求。教师通过网站、协会等各种渠道及时获取新的规范,并贯穿于平常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内容的时效性。  3.考核方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