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ID:17771691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2、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3、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4、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5、试述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6、试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7、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8、谈谈你对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9、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10、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

2、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

3、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与此相联系,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在思维方式

4、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2、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科学假说的形成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说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1.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科学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明确问题之所在,首先要对它进行分析。一般是:第一步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把一个复杂问题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子问题);第二步按次序从简单问题上升到复杂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关系网络,这也就是笛卡儿提出的方法论原则的现代发展形式。科学研究的问题实质上是已

5、知与未知的矛盾,经过恰当的分析,已知和未知相对清晰地分离开来,它们以较为明显的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于是,从已知到未知中所涉及的事实、理论和方法的缺欠或空白,就更为明确无误地呈现出来,构成了有合理结构和层次的问题网络。分析问题就是要得到这样的问题网络,使问题细化和层次化。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经验与理论的关系来看,假说的提出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一致对应性在常规科学时期,提出的假说应当与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相互支持(一致性);在科学革命时期,新的假说是向传统理论的挑战,但同时它还应当继承已有理论中的合理内容,能将已有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状况(对应性),比如量子力

6、学和狭义相对论。(2)可解释性假说的提出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的、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因而假说要尽可能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3)可预测性假说的提出不仅可以解释已知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未知的或对未来的事实作出推论。3、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

7、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2.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在理论上,相互作用可分为简单的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系统内各要素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或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出现。3.涨落:“生序原理”:在系统内部,各种涨落随时产生着,被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吸收并放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