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

ID:17772371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5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_第1页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_第2页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_第3页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_第4页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与改造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百分之七八十的,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间这块

2、就是中度盐碱地。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很珍贵的土地资源,因为有许多生物包括植物,包括微生物,都可以适应这一环境,并且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治理盐碱地的工作之中,治理盐碱地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

3、,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早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地理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

4、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对耕作管理的影响有

5、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参考资料:http://baike.

6、baidu.com/view/41585.htm?fr=ala0_1[A26173-0015-0001]盐碱地的永久性绿化方法[摘要]盐碱地的永久性绿化方法是用防水材料安装一套防渗淡水淋溶装置,该装置能隔离地下盐碱上升和防止外部盐碱侵入并采用封闭水循环工艺,形成独立的排灌系统,使土壤盐碱洗脱后可长期保持优良状态(400年以上),在上述基础上利用耐高pH值及高盐分环境的微生物对土壤进行净化,然后通过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培肥地力,逐渐形成一个生态农业体系,把盐碱地改良成永久性节水型的绿化地。  [A2617

7、3-0183-0002]一种抗旱耐盐碱草坪[摘要]一种抗旱耐盐碱草坪,底部由石膏中和层、单向渗透结构层、重金属吸附层;中部由抗旱保水、农药、肥料缓释层、微灌系统;上部由种植层组成。该抗旱耐盐碱草坪可以直接铺设在盐碱地上,无需更换新土,采用播种或移植方法形成草皮,具有抗旱耐盐碱双重功能。  [A26173-0172-0003]苏打盐碱地综合治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杀虫剂,涉及一种杀虫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灭介壳虫效果好且毒性较低的一种复合杀虫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杀虫剂,包括

8、速扑杀和乳化剂、溶剂,还含有啶虫脒和增效剂,其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速扑杀10-20%,啶虫脒1.5-2%,乳化剂8-10%,增效剂2%,余量为溶剂。所述乳化剂为0201B,溶剂为二甲苯,增效剂为氮酮。本发明用于防治介壳虫。  [A26173-0046-0004]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生态种养方法[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生态种养方法,将日光温室(1)、鱼池(4)、牲畜养殖房(2)、居所(5)和沼气池(3)集中布置,粪便喂鱼或入沼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