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

ID:17776462

大小:31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05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_第1页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_第2页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_第3页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_第4页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国学(上)张国刚:1956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柏恩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曾受季羡林先生推荐赴德国工作八年,用德语讲汉学。  国学导论的意思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国学的思想体系,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但是不能介绍太多,不然就很枯燥了,很学术了,所以我们结合一些必要的内容。第二,有一个基本的思想,贴近原典,贴近现实,给

2、大家做一些讲解。最后做一个结论,然后跟大家讨论。在第一部分里,为了契合我们这个班的情况,我从世界文明的角度里谈国学,所以占的时间稍微多一点。                        13第一,我们这里有两幅图,这是我在欧洲的时候,在图书馆翻拍下来的。这是168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一本书,书的扉页是拉丁文,这是拉丁文的书。孔子大家是认识的,孔子头上顶着“国学”两个字,在这种场合是非常有意义的。国学本来是中国的学校,国家的,国立的学校。后面有一个图书馆,也许这个字指的是这个图书馆。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讲的

3、国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你看,这是中国儒家哲学,这是中国两个字,“新浪”这个词,就是从拉丁文“中国”的词干取的前四个字母,后面是词尾。中国儒家哲学,或者中国孔子哲学。内容大致是这样,中庸。1687年,康熙36年,中国的儒家哲学就原原本本的被翻译到欧洲去了,当时的一些思想家,比如说莱布尼茨,比如说伏尔泰,比如说孟德斯鸠,都非常被大家赞赏。这年的年底,莱布尼茨在法兰克福得了这本书,他非常兴奋。他专门给沙皇给了一封信,希望沙皇能够修一条路从北京到巴黎的大马路,以便北京能够有人到欧洲传播孔孟之道,就像他们欧洲传教士传播上帝的

4、福音一样。孟德斯鸠在他的思想体系当中,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以说在西方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两个传统被继承了,一个是他们的古典传统,就是古希腊文明,另外就是中国的孔孟之道。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激发西方走向现代化呢?中国的人本主义非常的完整。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现实主义的文化,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恰恰构成了一种批判,关于这一方面,我不详细说了。但是在中国,从五四到文革,中国的现代化走入了一个否决传统的道路。过去有句响彻云霄的豪言壮语,叫“与传统决裂”,要砸碎旧世界。当然也有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像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5、,这是清华四大导师,早在80年前他们建这个国学院,就是在坚守这个传统。他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惨淡经营。13这是一个德式的建筑,在这个地方他们进行国学的弘扬和研究。这个地方是1917年建的。在这么一个带有洋味的学校里,你看赵元任,哈佛的博士,穿着西服,这是主任,也是哈佛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穿马褂。这是梁启超,这是王国维,这是校长。这些人都是中西融会,古今贯通。为什么他们在这里要做这些工作呢?我们看看主持这件工作的吴宓怎么说的,吴宓是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哈佛读书。他的老师跟别人说,我教了那么多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在跟我念书之前,就

6、把我的英文书都读完了,这就是中国的吴宓。他是学什么的呢?是学西洋哲学和西洋文学的。所以莎士比亚等著作都是他翻译进中国过来的,写了很多翻译文章。所以说“宓曾间接承继西洋道统,而吸收其中心精神”就是这个意思,他就是学西学的。但是“宓持此所得区区以归,故更能了解中国文化之优点与孔子崇高中正。”他学了西学,就更了解中学的崇高和中正。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应该融会新旧道理,取证中西历史,以批判的态度,思辨之工夫,博考相差,深信领会,造成一贯之学说,阐明前部之真理,然后孔子之价值自见。”古今中西这个传统就是那个时候兴

7、起的。那个时代谁知道吴宓呢?那个时代的宠儿是鲁迅,他的声音是最强劲。当时鲁迅在1932年,清华办国学院的时候他是什么态度呢?当时有一个报纸叫《京报》,现在叫《新京报》。请鲁迅先生给年轻人写一批书录,鲁迅说读书就应该读外国书,不要读中国书。然后他还斩钉截铁的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在鲁迅全集第六卷“汉字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一个毒瘤,必先隔去,才能救中国。”比他讲得更恶劣的是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这些人当然也是看不起中国的历史。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5000年,他就看出了两个字:

8、吃人。中国历史是个吃人的历史,尽管这是文学的标注,但是对中国历史的轻蔑和不屑一顾暴露无遗。讲的这些过激的话,他不是真正在骂历史,而是在骂现实,骂北洋政府,骂当局,由此祸及了祖先,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从五四到文革,中国人谁越激进,谁就是英雄,谁就是时代的骄傲,这是我们值得反思的。他们为什么得到追捧,我可以这样说,从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