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ID:1778549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_第1页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_第2页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_第3页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_第4页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社会主义毕业论文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政治社会主义论文题目: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中国模式;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北京共识”的提出,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处于构建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着的创新成果;从实践上看,它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接

2、近160年,在此期间,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飞跃或者说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曲折前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破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发展的奥秘在哪里?中国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中国的发展是否具有普世意义和价值?“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正是西方学者围绕这些问题探索的结果,也反映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发展态势的重新审视。    一

3、、“中国模式”的由来  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是举世公认的。面对中国发展的现实,西方学者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是所谓的“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的发展最终难逃苏东剧变的命运;另一种是“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发展将对世界带来威胁和混乱。以上两种论调已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中国不仅没有崩溃,而且发展得很好;中国的发展不仅不是威胁,而且为世界和平增添了更多的保障。第三种观点是“北京共识”,这是由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伯雷默(JoshuaCooperRamo)2004年5月7日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的。5月11日,由伦敦外交政策

4、中心发表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了客观、公正、系统的论述,指出: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已经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国发展的模式。雷默把这种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并由此拉开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的序幕。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通常将“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等同起来使用。实际上,两者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的,而“中国模式”则是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从“中国模式”的由来,我们能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中国模式”是有别于“华盛顿共识”的发展模式,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华盛顿共识”是指

5、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套经济改革方案,它以新自由主义思潮为指导,其核心是主张私有化、自由化,代表了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和苏东均遭到了失败:拉美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持续动荡;“休克疗法”则使俄罗斯等苏东国家遭受重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均倒退了数十年。与此相对,“北京共识”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模式”则取得了改革的巨大成功。  第二,“中国模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今天所谈论的“中国模式”,是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经验。也就是说,

6、它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分界点的。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外交等各个领域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都属于“中国模式”的范畴。  第三,“北京共识”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北京共识”的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它的提出,表明了这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是他们对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理性分析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概括,两者有着共同的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北京共识”是从全球的角度和世界眼光的高度来考察中国的发展,中国

7、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立足于国内发展所作的纵向考察,从一定意义上说,两者是一致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二、“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  对于“中国模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其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中国模式”是探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抽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中国模式”怎样定义,而在于“中国模式”有哪些基本内涵。在笔者看来,这些基本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模式”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