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

ID:17787646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5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_第1页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_第2页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_第3页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_第4页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一、对照《考试大纲》,多看书,力求熟悉课本知识,夯实基础从近两年的文综试题可以明显看出,各学科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后一阶段的复习,笔者主张仍然要多看书,怎样看书呢?建议先按单元线索看,然后按专题线索看。按单元线索看时,首先要明确每个单元知识的时间段、阶段特征,从课本中找出具体史实说明阶段特征,这样可以对本单元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可结合每一章的前言进行复习。看每节书时,先不急于通读每个子目下的具体内容,想想本节讲了几个问题,自己熟悉哪些知识,一边想一边用笔在纸上写个提纲。针对自己不熟悉的却又非常重要的知

2、识,要详看背景、影响等,略看过程。特别要指出的是挖掘课本的隐性知识,一是同一历史概念的隐性知识,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现在复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无论看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要尽可能多地横向、纵向联系、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探询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看书时应给自己提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是落实基础知识的,也可以是加深对问题理解、分析的,通过问题提高看书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自己没有牢固掌握的知识,及时翻书弄清楚,再熟悉一次知识。按专题看书,着重进行知识的分类整理。这一段复习,同学们不要自己到处找复习资料做太多的题

3、,可把以前做过的试卷全部翻看一遍,留出更多的时间看书,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有: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评价历史事物,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政党等理

4、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理论。上述原理,都可从政治学科的复习中得到借鉴,但要注意两学科运用的区别。政治学科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理论概念并例证说明,历史学科不阐述概念原理,只是用上述理论指导对历史事物的分析。三、文综试题解题技巧审题:①审题型。包括政史地大综合,还是政地、政史、史地综合;综合性还是开放性;叙述、比较、评价、分析原因等。②审关键词。主要关注题目的解答方向、发生领域、时代特征和理论层面等。③审时空范围。④审综合角度和侧重点。这样解题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会误入歧途。⑤审提问与课本的关系。答题:①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

5、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②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

6、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注意:A.行文要有顺序,可按时间、空间、学科、逻辑顺序;B.层次清楚,要点明确,做到“三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C.要点要简洁,主次要分明;D.语言要规范;E.书写整洁,字迹清楚。从你所述的情况,我认为你最大的缺陷在于做题、看题、读题过少。由于解题经验过少,而导致考试时不能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所以,针对你的情况,我建议你买一些历年中考试题回来,先自己做(可以不用笔头写下而采用口头回答的方法),然后对答案(必须理解题目和答案,此点尤为重要)。中考文综模拟试题资料一、选

7、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2008年初,南方遭受特大雪灾时,五月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唐山十三农民兄弟”千里奔波,出手相救,以纯朴善良的心,历尽艰辛,尽力帮助灾区人民。他们的行动(C)①用奉献精神诠释了社会责任感②是在为国难分忧③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良传统的发扬④有利于营造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⑤是做好本职工作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此事与中国建设过程中那些重大决策有关(D)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构建和谐社会,重视精神文明

8、建设。A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