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

ID:17797600

大小:17.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_第1页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_第2页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_第3页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_第4页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的区别有哪些  1、必须报备监管部门,信托是银监会监管,资管计划是证监会监管;  2、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认购方式相同,项目合同、说明书等类似;  4、本质相同通道不同,都属于投融资平台,都可以横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  1、全国68家信托公司有发行资格,而资产管理公司只有36家,资源稀缺性更加明显;  2、资产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强,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这样的研究团队指引下选择可投资项目,能有效的增加对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并降低投资风险;  3、资管计划具有双重增信,经过资产管理公司、信托的双重风

2、险审核;  4、资管计划小额畅打,最多200个名额;  5、收益高,资管计划一般比信托计划高1%/年;期限短,资管计划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今后趋势: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证监会提倡的金融创新结果,因监管严格、运作灵活,收益较高,小额不受限制、专业管理等优势,未来基金专项资管用来分拆信托或发起类信托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如何理解其“刚性兑付”?  首先,“刚性兑付”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他的“刚性兑付”预期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监管层面:  信托业的“刚性兑付”是银监会的一个态度,其也并没有明文规定。证监会与银监会同属

3、于一个级别,证监会的监管风格更加稳健。银监会是总量控制,证监会是事前控制,我们通过基金子公司的报备次数就可以看出,证监会虽然放开了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但是其仍然是审慎的监管态度,通过募集前报备,募集满后再报备一次,证监会维持其严格的监管风格。  2、行业发展层面:  基金子公司由于刚开始发展,其初期的业务指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内的公司都是很谨慎的在操作业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34家基金子公司成立,但是目前只有19家在开展业务,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对一的专项资管业务”。  3、基金子公司层面:  基金子公司背靠强大的股东背景,他的风险化解能力同样很强,不比信托差。基金子公

4、司的类信托业务团队几乎都是挖信托的人才,他的管理风格,风控体系延续了信托行业严谨的作风。  4、牌照层面:  类信托牌照仍然很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放开之后,所有基金子公司一拥而上,争抢这个牌照,没有哪家基金子公司敢于第一个打破“刚性兑付”,从而被监管层检查,甚至暂停、停止专项业务。  5、人员、业务层面:  基金子公司都是通过挖掘信托行业的人才,而且都是信托业务骨干,风控骨干,中高层领导,都是信托业中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业务水准可以说高出信托  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们对优质类信托项目获取,融资设计,风险把控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障“刚性兑付”。  基金子公司是证监会监管,股市

5、的起伏,公募基金的产品让股民很受伤,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总让人感觉风险高,怎么办?  1、目标客户:  公募基金的认购起点是1000元,他的客户群体很大部分不是我们的高净值客户。  2、产品层面:  中国的股市,偏股型基金很大程度上是投机,这是投资者,投机者的行为,他愿意承担高风险,获得高收益,与类信托业务有本质的区别。  3、对比信托:  证券投资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是不保本的,这不是基金子公司的问题,这是所投向标的和投资人风险偏好问题,与监管层、设计发行机构没有关系。我们所指的“刚性兑付”主要指债权类集合型产品。  4、产品层面:  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无论从融资人实

6、力、交易结构、抵质押担保、风险控制层面都是很完善的,不是那种投机型的无法掌控,与其有本质区别。  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低,风险化解能力弱,他的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产品的风险化解能力怎么样?  信托的化解能力:  信托的化解能力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自有资金接盘、资金池产品过渡、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  基金子公司的化解能力同样很丰富,主要包括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大股东偿付、资产管理公司接盘、保险资金接盘、私募机构接盘等等。只比信托少了自由资金接盘,和资金池产品过渡两个手段。  那么我们详细讲述下少了这两个的区别:自有资金接盘,所谓的自有资金

7、,也是大股东的注资才有的,因为基金子公司的规定注册资本XX万起,大股东可以花较少的钱提高他的资金使用效率,那么大股东为什么要增加注册资本呢?  当出现风险事件,基金子公司的大股东背景实力都非常强,都是些大型央企、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不比信托弱,基金子公司的大股东的偿付实力很好。而且,为什么证监会的规定,注册门槛XX万起就可以了呢?我们觉得,这是监管层的一个态度,监管层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类信托业务还是很安全的,监管层鼓励其管理的机构做类信托业务。否则,以证监会事前控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