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

ID:17807579

大小:15.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6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_第1页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_第2页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_第3页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  导语: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经济适用房相对于商品房具有3个显著特征:经济性、保障性、实用性。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具有当地常住户口五年以上;  2.1人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2人家庭年收入在万元以下,3人(含3人)以上家庭年收入在万元以下;  3.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  4.未参加房改购房或集资合作建房,未购买或承租经济适用住房;  5.满足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1、具有上海市3年以上常住户口;  2、2人(含)以

2、上的无房户家庭(名下均无自有房产);  3、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下。  1.用北京市5年以上常住户口;  2.申请人需要符合晚婚年龄;  3.1人户家庭年收入应低于22700元、2人户家庭年收入应低于36300元、3人户家庭年收入应低于45300元、4人户家庭年收入应低于52900元、5人及以上家庭的年收入应低于60000元;  4.家庭总资产1人户家庭低于24万元,2人户家庭低于27万元,3人户低于36万元,4人户低于45万元,5人户及以上家庭低于48万元;  5.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要低于10平方米,且5年内没有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1.具有深圳市户籍;  2.累积参加社保满5年及

3、以上;  3.申请人未在深圳市购买房产;  4.申请人未在深圳市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  5.符合计划生育。  1.广州市城镇户籍;  2.家庭年均收入符合政府公布的标准;  3.无自有产权住房,或住房人均面积低于10平方米;  内年没有出售或购买过房产。  1.申请表;  2.申请承诺书;  3.身份证(二代),户口本(主页和本人页)  4.婚姻状况证明(单身:民政部开的单身证明;未婚:未婚证明)  5.工作、收入、社保证明  打工人员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单位开的收入证明,社保缴费证明。  灵活就业人员还需提供:社保证明;居住地社区开的就业和收入证明。  个体商户还需提供:营业执照、税

4、收缴纳证明。  退休人员还需提供:社保局开的按月领取养老金证明/原单位开的退休情况证明  国家机关人员还需提供:事业在编人员:单位出收入证明。  6.住房情况证明:房屋产权证明(户口本登记地址、身份证地址、居住地地址、有迁入情况的迁入前地址)  7.市房产局开的住房证明(申请之日前两个月有效)  8.租(借证明):  租房人员还需提供:需提供租房房屋所在地社区备案的租赁合同,社区开证明;  借住(同住)人员还需提供:(包括和父母住)需提供房屋产权人开的同意借住证明,及房产证复印件和房主身份证复印件。  9.其他证明材料:  低保:申请家庭成员均持有低保证,方可认定为低保家庭;  重残/

5、大病:区/县以上相关部门证明或市级以上医院开的诊断证明及检验报告。  1、申请人持第三条所列材料,是职工的到本人单位申请;是城镇居民的到所在地社区申请;改制企业的职工到原主管部门业务划转的现单位申请。  2、申请人单位或社区受理后应认真审查,仔细核对,准确无误后,进行入户调查,组织评议,然后在本单位或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  3、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经核实不成立的,市直单位和区直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查;社区报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查。  4、市、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将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分别报市、区房改办,不符合条件的退回部门或社区并说明原由。  5、市、区房改办受理后,在规定时间内对申

6、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查阅房产档案或房改档案对申请人家庭住房状况审查确认,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信息录入经济适用住房信息管理系统。  6、市直单位职工(含市直市区改制企业职工)申请购买市房改办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区直单位职工和城镇居民购买区房改办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