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

ID:17817650

大小:19.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6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_第1页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_第2页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_第3页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_第4页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摘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至今仍未见底,各国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中国积极应对危机,因对措施之一便是大规模加大政府投资,高达4万亿的财政资金如何能发挥实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将不可或缺,尤其是绩效审计。中国的绩效审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回顾中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前景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绩效审计;发展历程;战略思考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

2、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如何确保这4万亿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效益,也就是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杜绝损失浪费,引起了人大代表以及百姓的热议。人大代表所强调的加强4万亿投资监管的三个关键点之一就是跟踪审计。因此日前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当前阻碍绩效审计发展的问题,全面推动绩效审计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中国绩效审计的历史实践与特点    (一)绩效审计实践的三个阶段  1.审计署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审计机关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提出:“从财务审计入手,加

3、以分析,落脚到经济效益。”据1984年审计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有2个省、市、自治区的270个县以上审计局,对163个部门和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试审,试审中充分注意到经济效益问题,诸如:天津铁厂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湖北省两户纺织企业效益审计报告、辽宁卷烟厂效益审计报告、山西小氮肥行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鞍钢和山东审计局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都是当时比较典型的经济效益审计实例。  当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出各类问题总金额3092万元,其中属于经济效益差的是195万元,通过试审,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

4、济效益,增收节支起了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中期以后,绩效审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世纪90年代。1991年初,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都要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进行经常审计,既要审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并作出适当的审计评价,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这个时期,中国审计机关还结合宏观经济财务收入审计,开展了一些事后来看带有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性质的经济监督活动。  3.加入WTO后的绩效审计情况。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审计方面,开始注入了绩效

5、审计内容,如进行了绩效调查审计,在外资审计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使用效益。不少地方审计机关积极制订计划,在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等财政投入较多的部门,实施绩效审计,取得一定成效,向审计现代化迈出可喜一步。  (二)中国绩效审计特点  绩效审计走进中国这些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尽管时断时续,然而,它仍然体现了自己的特点。  其一,根据中国不成文和成文(《审计法》)法律条文关于“真实、合规、效益”的规定,把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或更严格意义上说,绩效审计寓于财务审计之中。其二,主要以国有企

6、业为审计对象,即是微观经济领域的效益审计,且较多地集中在其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对经济活动审计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其三,绩效审计主要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国家审计机关尽管试验性地实施了一些绩效审计,但与内审机构比要少。其四,事后审计多,事前审计尚不多见,而事中审计,即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控制和调节,以推动被审单位改善未来经济效益,实现其潜在利益则更为少见。  (三)绩效审计的初步成效  其一,通过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或调查,初步摸清了被审单位资金运行的效益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一定程度

7、上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四,一定意义上开拓了政府审计领域;其五,专项资金审计或审计调查、基建项目审计或审计调查对未来绩效审计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四)中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在现行审计体制下,中国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围绕着党政工作中心实施审计监督工作,显然这种对国家审计的定位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朝服务于人大立法监督方向的转移。  2.在现行审计体制下,审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目标、结果等往往受某个或某些大权在握的领导的个人意志

8、所左右。在现行审计体制下,决定审计根本大事和工作重点的决策者必然是政府首长而不是审计机关自己。这样审计工作的安排就与政府首长工作职责、政绩评价甚至个人偏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3.在现行审计体制下,目前绩效审计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审计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  4.中国的现行审计体制不利于绩效审计的发展。当前绝大多数的预算决策及项目投资的决策和使用权集中在政府或个别负责人手中,权力的集中往往伴随着权力运作上缺乏透明度,如再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既容易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