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笔记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

ID:17825129

大小:368.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9-06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第1页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第2页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第3页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第4页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因为诗的起源最早。19世纪以前,整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笼统而未分化的状态。19世纪以后,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从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成立。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习惯将文艺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1、文学发展史,即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一定范围内文学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对一定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进行总结。文学史可

2、按国别、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也可按历史时期为断代史,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按作品种类划分为专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   2、文学批评,即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泛指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论的科学。其主要对象是当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潮流。   3、文学理论,即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上述三分支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文学理论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武器,离开文学理论的指导,文

3、学发展史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文学批评也就失去了活的灵魂。反过来,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补充和发展文学理论。   注:“三分法”影响很大,但本课程还是倾向于采用“五分法”,即在以上和分支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因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理应同文学发展史一样,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比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气质与风格的关系、文学鉴赏的条件、文学的社会作用等等。文学理论的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即文

4、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这种划分法与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有关,他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世界这四要素构成的。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具有两个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1、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实践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2、文学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文学理论也应与时共

5、进,不能固步自封、僵化守旧。3、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反对“回到古典”和“全盘西化”,但同时又主张要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合理的文学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可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所以形成了多样化形态。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

6、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第二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一、世界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之一,即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由于文学活动总是涉及到一种意识反映行为,这就成为艺术模仿论和再现论的立论根据。   在西方以摹仿说为中心的再现理论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文学观念。很多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都认为艺术的本性在于对自然的摹仿和再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在摹仿说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和真理隔了三层

7、,并因此而否定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斯多德则认为一切艺术实际上都是摹仿,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摹仿所取的对象、所取的方式不同。与柏拉图所持的观点相左,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诗甚至可以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   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文学与世界的联系,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学》被誉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之作,他的主张成为后来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一千余年”(别林斯基语)。摹仿说的代表人物还有德谟克利特、达?芬奇、莎士比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