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

ID:17830414

大小:3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6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_第1页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_第2页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_第3页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_第4页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急诊思维方式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急诊思维方式11、抢救为先的原则,医护人员人人能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人人会使用急救医疗器械,熟悉不同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如中毒的抢救程序、心肺脑复苏程序、休克抢救程序、左心衰竭抢救程序等。病儿急诊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抢救,为病儿的最终抢救成功赢得宝贵时间。2、及时沟通的原则,儿科急诊病儿数量多,医护人员压力大,病儿家属心情急躁,使矛盾较突出的地方,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与病儿家属及时沟通,使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给预后,使病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预期,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3、会诊及时的原则,对危重患儿要

2、坚持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有外科或其他科得可疑问题是要尽快组织相关人员会诊,以排除相关疾病,避免误诊和漏诊。4、诊断留有余地原则,在抢救的同时尽可能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或为拟定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诊断难以明确的先下症状诊断,或诊断涵盖面广些,以免误诊或引起纠纷。5、及时转诊的原则,生命体征稳定,有住院指征者应尽快转入病房,使外科或其他科的病儿即使转入相应科室。急诊科原则2急诊医师应该具备的方面:1、作为医务人员的基础功: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临床实践基本功,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丰

3、富充实的临床经验。2、合格医务人员的必备功: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坚韧不拔的求真意识,恪守己任的责任心,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3、儿科医务工作者的特质:喜爱,体贴,关心,耐心的慈父慈母之心。3急诊病人的特点包括:1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不确定因素多;2危重病人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要给予医疗干预;3来诊病人常以某种症状或体征为主导,而不是以某种病为主导;4病情轻重相差甚大,从伤风感冒到心跳呼吸骤停;5病人和家属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高。4根据病人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

4、问题1: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虽然绝大多数急诊病人不是危重病患者,但在应诊之处就凭表象主观地为“没什么大问题”是草率和危险的。在针对急诊科医师的投诉中,部分就是因为医师对病情估计不足所致。如果开始就从“是否会死亡”的角度考虑,将思维拉向极端的高度,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性。由此将病人分为3类:a.高度可能性—即危重(critical)病人,必须立即给予医疗干预。b.中度可能性—即一般急症(emergent)病人,占急诊大多数,短时间内没有生命危险,但不可掉以轻心。c.低度可能性—即非急症(non-urg

5、ent)病人,病情稳定,可以稍缓处理。问题2: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的干预措施?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给予对症治疗,这是急诊科医师有别于其它专科医师之处。比如出血的病人先止血,疼痛的病人先止痛,气促的病人先给氧,燥狂的病人先镇静,休克的病人先补液,怀疑骨折的病人先固定等,有人称之为“先开枪,后瞄准”。有经验的医师常在看到病人的第一眼就会做出相关的决定,但在思维时要反复问自己:a.这些措施是否对病人最有利(利大于弊)?b.这些干预是一次性还是反复多次,维持到何时?c.如果干预是错的,怎么办?5问

6、题3: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分析病人的主诉、现病史和过去史、初步的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思考,遵循“先常见病多发病,后少见病罕见病”和“尽量用一个病解释”的诊断学思路,根据急诊疾病谱特点区分为3类:a.创伤性急症(traumaemergencies):由各种创伤因子造成的急症。b.内科性急症(medicalemergencies):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泌尿、血液系统的非创伤急症,急性中毒、过敏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急症。c.特殊的急症(specialemergencies):儿

7、科、妇产科和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专科的急症。问题4: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可能?这是鉴别诊断的思维过程。急诊病人常以症状和体征就医,如发热和腹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两个症状,背后的病因五花八门。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能很快会作出倾向性的诊断,比如认为这是由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痛。但是你还要考虑能否排除胃肠穿孔、胆道疾病或宫外孕破裂?医师应自问:a.这是唯一的病因吗?b.其它病因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排除?c.请哪些专科医师帮助我?6问题5:哪些辅助检查是必需的?急诊科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项目(常规

8、、生化、酶等)、心电图和X线平片,进一步的检查有超声、CT和核素等。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医师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相对忽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检查过程中还有病情突变的风险。医师在决定作某项检查时应自问:a.这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和鉴别是必要的吗?b.如果检查过程中病情恶化,怎么办?c.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怎么办?问题6:病人到急诊科后,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急诊病人处于疾病的早期,但往往不是极期,病情变数很大,可能向好转的方向发展,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