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

ID:17841548

大小:6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7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_第1页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_第2页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_第3页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_第4页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双永高速A3合同段项目部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同事: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不辞辛劳,百忙之中来到双永高速A3合同段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本标段拟订的仁阁隧道K117+990-K118+250富水破碎带施工技术交流方案向大家汇报如下:仁阁隧道K117+990-K118+250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A3合同段仁阁隧道左线起点桩号为ZK117+442,终点桩号为ZK121+151全长3709米;右线起点桩号为YK117+459,终点桩号为YK121+117全长3658米。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钻探及地质调查,隧道场区表层为薄层第四系残坡积左线隧道走向

2、断层走向及地表水流向F1306破碎带左线地表位置相片(1)层,其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溪口组、溪尾组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其风化层。本隧道在区域上位于闽西南拗陷带东缘政和一大埔深大断裂带西侧,背斜轴向约NE290。~330。,与隧洞轴线大角度相交。受区域性地质构造影响,隧址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的断层及节理密集带较为发育,小褶曲和层间破碎带较发育。隧道围岩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微风化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完整,局部存在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密集带。隧道富水破碎带技术交流汇报材料第10页共10页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双永高速A3合同段项目部F1306破碎带左线地表位置相

3、片(2)左线隧道地表走向S203省道右线隧道走向F1306破碎带右线地表位置相片(1)S203省道本隧道区共有7条破碎带,其中F1306长度约260米,地质为断层角砾岩及断层泥,胶结程度差,呈松散状,涌水量较大且属于浅埋段不利于隧道施工。因受上部赋存于卵石层中潜水的垂直渗入补偿,含水量较为丰富,涌水多呈涌水流-淋雨状出水,施工时可能产生突水现象。根据SK1346地质资料涌水量为2853.11m3/d。F1306破碎带右线地表位置相片(2)S203省道隧道右线走向仁阁隧道进口经测算最大涌水量约为12000m3/d,出口最大涌水量约15000m3/d。由于隧道内的涌水,造成小潭村及

4、菁坑村农户在山上的饮用水源水位下降,无法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用水。根据开工以来的观测,我部一号拌和站(K118+200右侧)的排水明沟即使在雨天也基本无地表明水,说明此段围岩渗透系数大。其次我部供应一号拌和站生产生活的深水机井(K118+200右上方)能满足整个拌和站的使用,说明地下水丰富。隧道富水破碎带技术交流汇报材料第10页共10页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双永高速A3合同段项目部洞内涌水抽水排放洞外排水情况一、原设计施工方案原设计左线ZK117+986-ZK118+050共计64m支护形式为Z5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ZK118+050-ZK118+217共计16

5、7m支护形式为Z5-1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ZK118+217-ZK118+257共计40m支护形式为Z5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右线YK118+035-YK118+105共计70m支护形式为Z5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ZK118+105-ZK118+243共计138m支护形式为Z5-1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ZK118+243-ZK118+268共计25m支护形式为Z5型,超前支护采用F2-2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原设计Z5、Z5-1支护类型全部采用单侧导壁开挖。复合支护参数表衬砌型式湿喷砼锚杆钢

6、架支撑二次衬砌C25砼厚度标号厚度(cm)位置类型位置直径长度(m)间距(m)位置规格间距(m)拱墙仰拱Z5-1C2524cm钢筋网拱墙拱墙253.51×1工180.54545隧道富水破碎带技术交流汇报材料第10页共10页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双永高速A3合同段项目部中空锚杆拱墙仰拱Z5C2524cm钢筋网拱墙中空锚杆拱墙253.51×1拱墙仰拱工180.74545辅助施工措施支护参数表施工辅助措施代号参数规格长度外插角度环向间距纵向间距(m)(。)(cm)(m)小导管双液注浆F2-2Φ50mm钢管510、40302.5/2.8目前仁阁隧道进口右洞开挖至YK118+166.5(累计

7、707.5m),左洞开挖至ZK118+123.5(累计681.5m)。已进入富水破碎带133m,剩余127m,左洞已通过S203省道,正在穿越冲沟。根据地质资料及施工以来的观测,此段地质比较复杂,围岩为砂土状和碎块状强风化砂岩,松散破裂结构,岩体破碎,无支护拱部、侧壁易坍塌。还未出现掌子面涌水呈流-淋雨状出水,与地质描述存在出入,项目部及时联系超前地质预报来现场查看探测,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指导。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防止在后续富水破碎带施工时产生塌方及突水突泥地质现象,以及处理不当产生冒顶的突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