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

ID:17848934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7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_第1页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_第2页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_第3页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_第4页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境宜春(新闻通稿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首部记录电影《禅境宜春》即将上映由宜春市人民政府、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禅境宜春》是我国第一部以禅为主题的纪录电影。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为本片题写了片名。该片拍摄历时一年,主要拍摄地集中在江西宜春,将于2014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本片主旨是什么——首次纪录阐述“中国禅”中国禅的产生与发展,是印度佛教东传之后,逐渐地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的产物。千百年来,禅宗的影响深入到了历史、文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禅宗思想所倡导的顿悟、平静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本片关注的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文化如何通过禅宗影响世界。影片通过“禅”这个

2、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哲学概念,通过宜春代表性的寺院作为故事的载体,精彩还原再现了那激流奔涌的历史中无数闪耀的智慧结晶。那些寺庙由何人而建,经年累月的风雨给这些寺庙涤荡出怎样的动人故事?什么是“禅”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无数人穷尽毕生之力去探索个中奥妙?一代代的禅宗先贤们在帮助我们这个民族进行着怎样的思考,那些看似浅显的佛教故事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根植到我们的生活中的?为什么禅宗思想会在宜春发扬光大,8这方水土孕育出了怎样的智慧密码?本片纪录了禅宗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把一个个动人的禅宗故事和禅宗公案第一次予以了视觉化的呈现,通过系统地梳理启示人们,“中国禅”不在庙里,也不在

3、佛前,而就在人们的心里,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为什么集中在宜春拍摄——宜春是中国“禅都”宜春是名副其实的“禅都”,禅宗文化渊源流长。诸多禅宗祖庭集中于宜春这方神奇的土地,无数法门龙象开堂说法于宜春的崇山峻岭之间。禅宗史上著名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发生在宜春。马祖道一在江西建立丛林数十座,其中在宜春境内有11座寺院,现存如丰城净住寺。始创禅门规式的是百丈怀海,在奉新县百丈山创立“天下清规”,现仍为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广泛遵守。史称“开禅宗门风、散一花五叶”的禅宗五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溯源于宜春。黄檗希运弟子义玄在河北临济院创“临济宗”,是为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洞山良

4、价开洞上宗风,其弟子曹山本寂加以弘扬,是为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山灵祐开法湖南宁乡沩山,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创立沩仰宗,是为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8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祖文益的一传弟子道恒禅师,则出居奉新百丈。宜春境内祖庭林立,“五百里禅宗祖庭长廊”,铺就一条光耀古今的“江湖禅宗路”。从禅宗“南天八祖”马祖道一瘗塔地靖安宝峰蜿蜒而向西南,百丈、大愚、瑞相院,洞山、黄檗、五峰山,蒙山、九峰、仰山、慈化,构成了“五

5、百里禅宗祖庭长廊”。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和尚题词说“宜春是禅宗圣地”。2011年,临济宗第48代传人、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千里迢迢来到宜春寻根问祖时,题写了“禅都宜春”四个大字,并说:“全中国有资格称为禅都的,只有宜春。”禅境的“境”怎么理解——境地、境界、意境境地——宜春是当之无愧的禅宗圣地。祖庭寺庙林立宜春。宜春是中国禅宗史上丛林肇始、清规草创、三宗溯源、五家传灯之地。在宜春有两大名寺(宝峰寺、百丈寺)、三大祖庭(黄檗寺、普利禅寺、栖隐禅寺)、十大寺院(慈化寺、化成禅寺、大正法寺、净住寺、通慧寺、双林寺、瑞相禅院、大愚寺、九峰寺、万佛禅

6、寺)、纵横九岭山脉,绵延五百里,蔚为壮观。禅林胜迹遍布宜春。8宜春境内的禅师塔墓数以千计,黄檗希运塔、洞山良价塔、马祖道一祖塔等已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百丈山的唐代柳公权手书“天下清规”刻石,洞山的“逢渠桥”、“夜合石”摩崖石刻,仰山栖隐寺的程钜夫撰文、赵孟頫书丹的“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寺碑”等著名禅迹更是不胜枚举。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仰山慧寂、洞山良价等高僧大德荟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禅宗文化丰富多彩,中国诸多口语、成语和词句,多次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因禅的因缘形成或联系于宜春。境界——禅宗只有到了宜春才形成“中国禅”。胡适在《论禅宗史的纲领》中说:禅宗

7、道家自然主义的成分最多,只有到了宜春、到了道一门下,才终成正统、可称“中国禅”了。马祖道一在江西开创洪州宗,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入室弟子有139人,“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最著名的为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号“三大士”。此外,马祖道一在宜春弘法的弟子还有百丈惟政、泐潭水潦、法会、惟建、常兴、高安逍遥、米岭、袁州南源道明、杨岐甄叔、濛溪等多人。贞元四年(788)正月,马祖道一登靖安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对侍者说:“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至二月初四,果跏趺入灭,弟子如其愿,建舍利塔于宝峰。马祖之后,历史上的宜春号称“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