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

ID:17853158

大小:909.51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9-07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_第1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_第2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_第3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_第4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学总论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学(上)经络腧穴概论上篇总述1.经络腧穴学定义——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1.经络腧穴学定义——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1.经络腧穴学定义——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2.经络腧穴学在针灸中的地位经络—

2、—基本理论腧穴——基本知识刺灸——基本技能治疗——基本应用经络腧穴学——构成针灸科学的基础刺灸治疗学——构成针灸临床的基石针灸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构建在基本理论之上的基本知识借助于完善的刺灸技能正确的应用于临床治疗。3.经络腧穴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概念——基本概念是所学学科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经络、标本根结、气节四海、腧穴、特定穴、骨度等。牢记重点——经络循行、腧穴定位、操作、主治等。“以纲带目”——“经络是个纲,纲举目张”“背、悟并举”——“死记”与“思考”并重:“死记”是基础,思考是主导。培养兴趣——提高效率,事半

3、功倍。第一章:经络概述1.经络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2.历代论述——有关经脉的论述:《灵枢》:“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医学入门》:“经者,径也”,“脉之直行者为经”。经脉的两大特点——“直行”,“深行”。2.历代论述:有关络脉的论述:《灵枢》:“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医学入门》:“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络脉的两大特点——“支行”,”浅行”。有关经脉和络脉关系的论述:《灵枢》:“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络脉鉴别点——经脉少大长纵深,络脉多小

4、短横浅。3.经络概念的演变过程“血气”——《论语.季氏》(约公元前450年):“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既衰”;《管子.水地》(公元前465年):“水者地之血气”;《灵枢.经脉》:“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脉”——《吕氏春秋.达郁》(公元前230年):“凡人360节、九窍、五脏、六腑------血脉欲其通也”。“经络”——《灵枢.脉度》:“经脉为里---”。4.对经络的认识过程针灸、按摩的感应——是古人发现并逐渐认识经络的主要渠道,尤其针灸过程中出现的“气行”现象。气功的“行气”——对古人认识经络有帮助。疾病的症

5、候——使古人从临床的角度认识经络。穴位的主治——使古人从实践中认识经络。解剖知识——使古人形象的认识经络:通过解剖尸体。5.学习经络学的重要性古人对学习经络学重要性的认识——《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医门法律》“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学习经络学对临床医疗的指导作用——结语:经络学的重要性——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汇聚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又容纳了针

6、灸各科的内容,它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指导临床医疗的向导,是未来人体生命革命的希望。小结与思考—经络腧穴学、经络概念,历代论述,学习经络学的重要性1.本讲主要内容如何学习经络腧穴学?前人通过什么途径逐渐认识了经络?2.本讲思考题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主体部分。奇经八脉——经络系统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连属部分。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一.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名称与手足阴阳关系——1.内为阴,外

7、为阳。2.脏为阴,腑为阳。3.上为首,下为足。——脏腑-----手足-----阴阳。4.“一阴一阳”与“三阴三阳”——阴阳对立统一与生长消亡的动态过程。(二)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规律依次衔接,首尾相连——构成环状整体。“阴升阳降,左右对称”——整体走向及肢体分布规律。阴经行阴面,阳经“前、中、后”——在躯干分布规律。阳经上行首,厥阴达巅顶——阳经均上行头部,足厥阴上行巅顶。皆拥重穴,“内外”分明——经脉循行线分“内行、外行”两部分,其上皆有穴位分布。表里相合,归属脏腑—阳属腑,阴属脏(三)十二经脉走向、流注、衔接“脉行之逆顺

8、”——“手三阴,从胸手;手三阳,从手头;足三阳,从头足;足三阴,从足腹。”流注之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三胆肝,任督相连”。衔接之规律——阴经阳经(表里经):手足部衔接阳经阳经(同名经):头面部衔接阴经阴经(手足阴经):胸中衔接(三)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1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食指鼻旁大趾第一回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