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

ID:17859711

大小:4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7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_第1页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_第2页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_第3页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_第4页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ugnx在smc成型覆盖件及其模具设计与cam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前言产品的CAD三维造型是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产品的三维设计效率和质量,用户必须掌握三维CAD造型的原理,充分了解CAD软件中的造型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CAD技术,不但可以辅助设计者完成其设计构思,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精度,改善视觉效果,而且为后续的分析、模具设计、NC加工等奠定基础。UnigraphicsNX提供了以参数化为基础,基于特征实体造型、部件间的关联设计、专家设计系统等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作为曲面造型的基础,融线框模型、曲面造型、实体

2、造型为一体,参数化和特征化的混合造型系统。系统建立在统一的富有关联性的数据库基础上,提供了工程上的完全关联性使CAD/CAM/CAE各部分数据自由联动切换。UGNX吸收了各种建模技术的优点,率先推出了最先进的复合建模方式,将参数化实体建模、高级自由曲面建模、线框建模融于一体。复合建模技术代表了CAD发展的趋势,即易用、自由、高效,是目前CAD行业最优化的建模方式。它可使工程师在工作时完全不必受某种单一建模方法的束缚,自由地、快速地完成建模。它既具有参数化建模的灵活方便,在处理复杂产品方面又具有独特的优势。

3、UGNX以实际工程需要为导向,逐渐发展为了CAD/CAM/CAE/PDM一体化的系统。系统同时具备如钣金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冲压模及级进模等多种专家设计模块。二、UGNX/CAD覆盖件产品设计1.基于SMC成型的覆盖件设计实例基于SMC成型的覆盖件为全复合材料结构,主要由蒙皮和加强筋组成。蒙皮内的加强筋作为骨架以增加覆盖件的强度和刚度,具体图1所示。该复合材料覆盖件必须满足一定的重量和刚度要求,如重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扭转刚度,高温烤漆的表面气泡及热变形问题。通过对覆盖件的SMC成型工艺及结构上的研究,其成型

4、方法采用分块模压,并最终粘接成型,由外蒙皮、内加强筋、前脸三个部件组成。由于覆盖件结构比较复杂,其成型方案设计时,分别模压成型蒙皮、加强筋,然后粘接成一体,并根据其强度和刚度要求进行局部加强。其结构设计有以下特点:图1外蒙皮及总体装配示意图(1)制品的内外部结构形状制品的外部形状应该力求简单,内腔是制品的主要型面,为保证易于脱模和成型,应设计成圆滑结构。避免内腔深度尺寸过大,对模压成型造成困难。该覆盖件三个部件的所有连接特征均采用可能大的过渡圆角,从而使其易成型。(2)脱模斜度对于热固性塑料,脱模斜度在平

5、行于压制方向的表面上一般不小于1゜,对于脆硬材料,脱模斜度应设计要求大一些。而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应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对于形状复杂,收缩率大,厚壁不易脱模的制品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由于覆盖件尺寸较大,拔模斜度设计一般都设计在3゜以上,局部地区介于1.5゜~8゜之间。(3)壁厚由于SMC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成型各种薄壁变厚度尺寸的制品,其最厚截面应保持在13mm以下,对于超过25mm的厚度,可采用特殊的引发体系,在SMC产品设计时,避免过薄尺寸,大面积尺寸应大于1mm厚,由于壁厚的不均匀性易产生变形

6、,因此在变厚度地区,应采用圆滑过渡。SMC成型的覆盖件产品厚度一般在3mm左右。(4)加强筋和凸缘结构对于覆盖件薄壁结构,为增加刚度,防止产品变形,在多处地区设计了加强筋和凸缘结构,筋的侧面均为3゜以上的拔模斜度和3mm以上的圆角半径,其加强结构如下图2所示。对于整体粘接后的工况要求,在局部地区采用薄板铝合金横梁加强,采用粘接和螺钉对SMC和铝合金横梁进行连接。结构强度刚度优化则主要采用盒形件、矩形加强筋及凸缘等结构来加强。图2盒形件、加强筋、凸缘结构示意图2.基于UGNX的覆盖件设计技巧该覆盖件比较复杂

7、,需要对其结构合理地分解,确定产品结构的主要特征。在造型时根据产品的主要结构建立特征曲线,通过拉伸、旋转、扫描等建立一个合理的“毛坯”,再进行外观的细节设计,产品的外观形状多由光顺圆顺的自由型曲线曲面组成。要保证构造出来的曲面既光顺又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曲面造型技巧。由于覆盖件产品设计造型本身比较复杂,对设计者的要求比较高,以下为作者在完成该产品设计时总结出的一些经验:(1)先整体后局部、参数化与非参数化有效的结合在工程中,常常难以用一张连续完整的曲面来表达一个复杂的产品外形。这样构造的

8、曲面往往不光顺,产生大的变形。这时可根据软件提供的曲面造型方法,结合产品的外形情况,将其划分为多个区域来构造多张曲面,然后将其缝合,或用过渡面与其连结。针对产品的需求及优化设计的目标,在进行造型时应合理的利用UGNX提供的参数化和自由曲面造型的混合使用问题,如在加强筋的布局设计时采用参数化的线框模型,有助于优化分析和曲面重构设计等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效率;对于SMC成型的R角等局部特征,可待有限元分析后的结果来进行最终确定。(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