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

ID:17876198

大小:10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7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_第1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_第2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_第3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_第4页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人口的分析和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生态学城市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北京市和武汉市为例,在北京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等方式,但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在武汉政府应该在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关键字:城市,流动人口,住房,管理。1.城市流动人口的介绍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确定不同学者略有不同。在中国一般认为在城市中未持有城市户口的非常住户人口。可分为一、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

2、作的外地人口。二、到城市旅游、出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其中前者是主要对人口城市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口。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一般大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等数量较大,可在百万以上,并且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居住时间较长。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相关密切。城市流动人口可造成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由于城市经济变化、建设规模压缩,造成一部分流动人口没有工作,从而产生社会问题。大量的流动人口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剧城市能源、水资源和副食品供应短缺,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率增加,传染病流行等城市社会环境问题。但是流动人

3、口对城市繁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力等有积极作用。因此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性质和来源,对城市是否能沿着生态的道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城市流动人口的分析2.1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以北京市为例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赚取更多的收入(见表1),挣钱困难是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困难,收入因素将是决定流动人口去留的主要因素。尽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住房、就业和医疗需求,但比起赚钱的目的,他们更愿意在其他方面“委曲求全”。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查中68%的来京流动人口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水平),城市资源占有能力处于弱势,就业领域也

4、相对狭窄(调查中60%以上的来京流动人口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大部分流动人口就业的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获得的工资要低的多,但因为“与老家比起来要强多了”,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在环境不好甚至是恶劣的地方工作。他们对于住房以及生活设施的要求也非常简单,简陋的民居甚至白天工作的店铺都可以成为夜晚栖身的场所[2]。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

5、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表1流动人口从老家出来和来北京的原因(%)2.2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情况——以北京和武汉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户籍制度的日益“松动”,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墙”障碍日益减少,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镇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显示,全国流动人口人数达到14735万人,与此同时,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458万人。对于流

6、动人口而言,居住状况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长期吸纳大量的流动人口,了解流动人口在北京的居住状态如何,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和决定其在北京的居住状态,不仅对北京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全国的流动人口管理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吴维平、王汉生(2002)通过对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流动人口基本上被置于主流的住房分配体制之外,对于那些没有当地户口的流动人口而言,获得房管局公房或单位公房的使用权或所有权都是不可能的,商品房的价格超出了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承受能力,租房成为这些流动人口的最佳住房选择。同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在涉及住房条件的两

7、个指数———包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住房质量上都表现得更低。较之上海,北京的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要更差一些[3]。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2005)运用2000年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表明,城镇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流动人口)在住房方面需要付出比当地居民更高的代价,其住房面积小,而且集体户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很差,农业户口性质对贫民窟居住发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该研究否定了“乡城迁移人口多数首先选择居住在贫民窟”的假设[4]。张子珩(2005)通过分析流动人口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提出受住房供给条件和需求能力的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