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17880073

大小:27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8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九月,我们走进了初中的语文课堂,感受到了文学的无穷魅()力: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让我们在文学的diàn()堂里cháng()徉;《冰心诗三首》,让我们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 己”、“奉献你自己”;于漪()老师的zhūnzhūn()教导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2.默写。(8分)①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陈子昂)②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王建)③人有悲欢离合,,

2、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④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⑤,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墓对联》)⑥四面湖山归眼底,。(《湖南岳阳楼对联》)3.阅读名著《小王子》,回答问题。(5分)(1)小王子来自哪个星球?()(2分)A木星B小行星3251号C小行星B612号D火星(2)阅读《小王子》选段,回答相关问题。我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小王子打那儿来的星球就是B612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仅仅在1909年被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看见过一回。在国际天文会议上,他为他的发现作了雄辩地论证,但没有人相信他的报告。因为他穿的是土耳

3、其人的服装。大人们,就这个德性,以衣冠取人。幸好,为了维护b612小行星的声誉,土耳其独裁者颁布了一条法令,命令百姓改穿欧式服装,否则处以死刑。1920年,这位土耳其A身穿一套极考究的西服,再一次在国际会议上作了论证。这一回,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①段中的A是什么人?(1分)②由A论这个小行星B612的曲折历程,你想到了什么?(2分)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中国女排用实绩告诉人们,集体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凝聚在团结的旗帜下,不断更新体育理念,1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的好经验,2更好地发扬“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

4、用,我国体育事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进而言之,女排精神也启示我们,3必须发扬和继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1)第1处语义重复,应删去。(2)第2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3)第3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5.实践活动(5分)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克服与人交往的胆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独立性,镇江“家有学子”版主,组织了“一元生存大挑战”的活动。所有的小队员拿着由组委会发放的指北针、一张地图、任务包,要在仅限的一小时内,挖掘自己的智慧,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三项任务,换取任务金,解决午餐、交通等问题。(1)请你为版主设计两

5、个任务。例如:卖报活动。(2分)资*源%库,。(2)假设你也参与到卖报的活动中,面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你会说些什么来卖出报纸呢?请写出来。(2分)(3)本次活动非常成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有家长为本次活动题了上联,请同学们为它对上下联。(1分)上联:挑战途中增智慧下联:二、阅读理解(47分)(一)阅读《村居》完成6~7题。(4分)《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6.诗人选取了、莺、这些景物来表现江南二月的明丽春光。(2分)7.请结合三四两句诗,说说儿童

6、的性格特点。(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4分)【甲】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7、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①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②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③。”(选自宋《籍川笑林》)【注释】①裳尾:旧时人所穿衣衫的下摆。古代称下衣为裳。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③果然:果真这样。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故时有物外之趣()项为之强()[来徐喷以烟()其人遽收衣而怒曰()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8、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10.根据甲文内容,概括作者产生外之趣的原因。(3分)11.甲乙两文都是写的“趣事”,但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