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ID:1788463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8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_第1页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_第2页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_第3页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_第4页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首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农业资源外流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土地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在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具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借助于行政力量从农民那里廉价征用耕地后将其转用于各种非农业开发项目,从中获取各种形式的收益。这导致大量耕地被合法甚至非法占用,直到近年中央采取严厉控制措施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这一情况与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计划和

2、农民在市场机制驱动下扩大蔬菜等园艺作物种植结合在一起,导致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到总产量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导致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需求总量的增加则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提供的工业原料上。受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的影响,尽管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显著低于1996年创造的414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国内市场上并没有显现出粮食短缺的明显迹象。实际上除了2004年外,我国在谷物贸易上一直保持净出口地位。与此成对照的是大豆、植物油和棉花进口规模急剧增加,成为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由盈余转为赤字的主导因素。然而,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由于国内榨油能力急

3、剧扩容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而榨油业扩大加工能力则是由于国内外企业预见到国内市场对植物油和饼粕的需求增加而大量投资所致,这一过程在入世前已经启动,入世后放宽对大豆进口的限制只不过是为这一发展增添了额外的活力而已。统计数据表明,入世后我国的大豆生产并没有下跌,而是维持增长,即进口增加只影响到大豆生产的增长幅度。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棉花上。我国棉花进口急剧增加发生在2003年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纺织业界面临纺织品贸易于2005年进入所谓的“无配额”时代而产生乐观预期,进而扩大纺织品加工能力所致。虽然2002和2003年我国的棉花产量低于入世前2001年的水平,但随后

4、两年产量大幅度增加,2004年更创造出新的历史纪录。  第三,非价格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农产品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会更为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劳工福利等问题,从而导致相关标准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一点,发达国家实施的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越来越严格,日本和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食品安全法规就反映出这一趋势。恰恰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例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公害频繁发生,面临这一形势,政府监管机构表现出严重的能力缺失或不作为。由于这种情况,我国具有很强价格竞争力的畜禽肉类产品并没有

5、能够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量出口海外,进口产品却显著增加,使我国在这些产品上也成为净进口方。虽然我国的园艺产品和水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也多次受到进口方限制措施的打击。然而,我国也有一些企业成功地突破了进口国设置的“绿色壁垒”,例如山东省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日本加强食品安全管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主动改善产品质量和调整生产结构,把别人失去的市场转变为自己扩大出口的新机会。  第四,只有不断扩大农民在非农业的就业机会才能够持续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在2001-2005年期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长了30%,同期农产品生

6、产价格提高了约20%,消除价格因素后,农民农业经营纯收入年均仅增长2%左右。鉴于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持续上升,即使政府继续增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单纯靠发展农业显然不足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更不要谈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了。另一方面,入世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由2001年的的50%下降到2005年的%,由非农业经营活动得到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考虑到第一产业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非此不足以消除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  最后,加入WTO对

7、我国政府实施支农政策的空间构成严格限制。入世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这些惠农政策是导致农业增产、农民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可以选择的手段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入世承诺的约束。这种情况在大豆产业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加入WTO时,我国完全开放了大豆和豆粕市场,大豆进口关税率为3%,豆粕为5%,进口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对豆油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管理,配额内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13%立即下调到9%,配额外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逐步下调,到2006年过渡期结束时改为9%的单一关税。入世之初,我国利用制定转基因产品管制办

8、法的机会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