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

ID:1789184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8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_第1页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_第2页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_第3页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_第4页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农村空间布局调整调查汇报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农村资源,搞好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市政协对我市除各市区城区、开发区之外的纯农村行政村空间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空间布局现状  市共有49个镇,2606个行政村,其中区、区、区共9个镇,333个村,市14个镇,816个村,市12个镇,856

2、个村,市14个镇,601个村。  从人口情况看,农村总人口1621573人,户籍人口超过4万的镇有6个,分别是。  从农村经济收入情况看,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村有38个,其中4000-5000元的村有11个,3500-4000元的村有10个,3000-3500元的村有9个,2500-3000元的村有8个。  从农村土地资源情况看,农村土地总量亩,农用地亩,其中耕地亩,人均耕地亩;建设用地亩,其中居民点用地亩,村内道路用地亩,村办企业用地亩,公益性事业用地亩;未利用地亩。  从空心村情况看,全市

3、共有空心村16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现有村民万户,占有空闲宅基8041户,空闲宅基地占地亩,空闲房屋10580处,这些空心村主要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山区。  二、现代化视野下农村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1、村居分散,布局密度大,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浪费。据调研,目前的农村空间布局主要是历史形成,在全市平方公里的农村土地上,共承载着2606个行政村,平均平方公里就拥有1个行政村,致使农村空间布局太分散,密度大,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村中住户与住户之间较为分散,增加了“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总之,耗散

4、状态下的农村空间现状使公共资源及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人力资源弱态生产力水平相对趋降。据调研,168个空心村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没有,40-60岁的很少,50-60岁的男人就算青壮年,村中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广传于坊间的顺口溜,农村只剩下“38-61-99-25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实态人力资源状况。以埠柳镇河西村为例,全村共有110户,共260人,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80人,50岁以下才40多人,且都外出打工,其余全是妇女和孩子,村中已经多年没有小孩出生。像河西村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农村中

5、具有一定的共性,在空心村中尤其明显,强劳动力少,高素质人员少,生产力水平相对趋降。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造成农村住宅闲置,而进城的农民工却因为房价高、收入低导致居无定所。  3、农民众多,人均地少,难以形成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农村人口1621573人,占总人口的%,人均耕地仅亩。靠山面海的地理现状,使得耕地相对较少,平整的耕地更少,现在的农村空间布局,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不仅人为的减少了人均耕地面积,而且分散的耕地布局难以形成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少量的耕地不仅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反而

6、成为农民外出打工赚钱的拖累,这样不仅地种不好,而且影响打工赚钱,不仅不双赢,还造成双损。  4、农村债务负担过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农村均有债务。以市为例,市农村债务共有3亿元,个别债务时间长达20多年。其中,投资公益欠债3700多万元,占总债务的13%,村办企业欠债2亿元,占总债务的71%,主要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创办企业纷纷倒闭所致,债务中以欠银行债务居多,这些债务欠债时间长,久拖不决,大多成为呆死账,已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  三、调整农村空间布局的必要性、迫切性

7、和可行性  农村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难点,科学调整农村空间布局,加强小城镇建设又是农村现代化的支撑点和切入点。故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强农业必须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大农村空间布局调整的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这对于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加速社会转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对农村现代化的理解  农村的现代化包括农民自身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农民自身现代化表现在思想观念、文化素

8、质和科技素质等方面。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表现在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表现在城镇生活方式的实现。  2、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  通过农村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按城乡统筹、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打破小农经济桎梏,实现土地资源和产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3、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农村的现代化更加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