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ID:17897281

大小:49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9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_第1页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_第2页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_第3页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秋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宁津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九月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2015.9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使用火的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2.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的省市是A.云南省   B.北京市   C.陕西省     D.浙江省 3.世界上发现远古居民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日本D.法国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使用工具B.使用火C.保存火种D.制造工具5.下列远古人类,还不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

2、民      D.半坡居民6、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是A、夏商B、商周C、春秋D、战国7.假如由时光隧道回到半坡氏族时期,在半坡人居住的地方我们会看到以下哪种现象[A.男人们在水田里播种水稻   B.妇女们忙着收割粟C.小孩子们正在学习甲骨文   D.老人们穿着棉布衣服散布8.图一是依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北京人像,据此像能得到的结论是A.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B.北京人头部仍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   C.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    (图一)D.北京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9.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

3、址10.早期人类按血缘关系组成的生活集体称为 A.原始人群    B.氏族  C.部落   D.部落联盟 11、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肯尼亚C、英国D、法国1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A、170万年B、80万年C、70万年D、3万年1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懂得使用B、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群居的生活D、保留着古猿的一些特征14、下列远古人类在同一地点被发现的是A、蓝田人和半坡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人和河姆渡人D丁村人和蓝田人15、最早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还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

4、半坡人16、已经掌握原始农耕技术的原始居民有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促使原始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他们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C、原始农业的发展D、他们掌握了学会挖掘水井的技术18、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不符的是A、用陶器盛水B、吃猪肉C、住草屋D、穿棉布衣服19、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者是A、汤B、启C、尧D、禹20、下图突出的反映了A、商朝的风土民情B、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C、奴隶地位的极端低下D、商朝刑罚的残酷殷墟墓中的无头骨架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5、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屠龙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结果如何?(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1)材料中的李太守是谁?他是战国时期哪国的太守?(2分)(2)与李太守相关的是哪一大型工程?(1分)(3)伯禹是谁?把他和李太守相提并论的原因是什么?(2分)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6、。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分) 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密封线(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3分)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孟子曰:

7、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如图所示请回答:(1)这两段文字和图片反映了哪朝的什么制度?图中第四层代表的是什么人物?(3分)(2)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5分)(3)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4)1—5CABDA6—10BBBBB11-15AABBC16-20CCDDC21、(1)商鞅秦国(2分)[(2)变法(或改革)(1分)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1分),为以后兼并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