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

ID:17897411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9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_第1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_第2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_第3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_第4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常识习题【山东面试王者:万华教育出品】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0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城市产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产生于三次社会大分工 B.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基本上完成了城市的产生过程 C.城市的产生是城乡的分离和对应的运动过程的结果 D.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   )。 A.空间集聚性  B.范围经济 C.规模经济  D.高度集约化产业经济3.城市时刻处于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

2、之中,这属于(   )。 A.结构关联效应  B.结构最终效应 C.结构开放效应  D.结构成长效应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指的是(   )。 A.产业结构变革  B.城市经济的强劲增长 C.工业生产率的提高  D.政府的正确的监督管理及政策导向5.对于不发达的经济来说,在稳定增长的均衡点,为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采取的政策是(   )。 A.提高储蓄率  B.降低储蓄率 C.促进技术进步  D.降低人口增长率6.社会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进的一种状态是(   )。 A.帕累托改进  B.帕累托最优 C.局部均衡  D.市场效率

3、7.对有负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税的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支出 C.加大商品生产的成本 D.减少产品生产的成本8.停止营业点是(   )。 A.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边际成本的最低点 C.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D.平均收益的最低点9.国内私人储蓄的两个来源是(   )。 A.公司储蓄和私人(家庭)储蓄 B.外国援助和私人外国储蓄 C.外国直接投资和债务性融资 D.公司储蓄和国外借款10.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种观点称为(   )。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

4、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11.与一般产品相比,知识作为公共产品的显著特点是(   )。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公共性和竞争性  D.私人性和竞争性12.狭义的货币不包括(   )。 A.纸币 B.硬币 C.定期存款 D.活期存款13.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为(   )。 A.城市化——市郊化——逆城市化和内域的分散 B.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内域的分散——市郊化 C.逆城市化和内域的分散——市郊化——城市化 D.市郊化——逆城市化和内域的分散——城市化14.一般来说,集聚经济是由集聚规模经济和集聚范围共同

5、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从本质上讲,集聚经济是一种(   )。 A.内部经济  B.集约经济 C.市场经济  D.外部经济15.供给的变动引起(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16.在各种城市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为(   )。 A.原材料  B.人力资源 C.资本  D.技术17.城市功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它主要取决于(   )。 A

6、.土地配置  B.舆论的监督 C.城市底层结构与城市空间的变迁 D.各种法律、政策的引导18.公安机关属于(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都不是19.如果对于甲消费者来说,以商品X代替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Y替代商品X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B.甲用X向乙交换Y C.甲用Y向乙交换X D.甲用3单位Y向乙交换2单位X20.下列物品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低档物品  B.国防服务 C.粮食  D.耐

7、用消费品21.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结构优化  B.人口素质提高 C.社会制度的调 整 D.国民收入的增加2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 A.食宿费用  B.学费       C.书费  D.如果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E.由于学习所失去的闲暇23.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2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8、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25.劳动供给决策包括(   )之间的选择。 A.工作和睡眠  B.收入和消费 C.消费和睡眠  D.收入和闲暇26.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导致闲暇消费的(   ),而其替代效应导致工作时间的(   )。 A.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