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ID:17901923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9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_第1页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_第2页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_第3页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_第4页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独家原创:单季晚稻栽培技术论文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一、秀水110秀水110,是嘉兴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晚粳稻品种。前几年引入绍兴,试种、示范、推广,在全市不少地方作单季晚稻栽培,表现比较突出。  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品种特性  (1)感光性较强。年度间和不同茬口种植,抽穗、齐穗期较稳定。作单季稻栽培,5月底、6月

2、初播种,一般在9月初抽穗、9月10日前齐穗,全生育期150余天。  (2)较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抗稻瘟病,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秀水63等;中感白叶枯病。  (3)抗倒性较强。茎秆较粗壮,耐肥抗倒性较好(4)米质;外观米质和食用品质优于对照秀水63。  2、栽培技术  (1)播前种子处理。晒种,以提高发芽势;药剂消毒处理,要严格把握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同时结合使用烯效唑浸种处理,以促进秧苗健壮(2)培育稀播壮秧。适时播种,单季稻在5月下旬到6月初播种。稀播育壮秧,单季手拔大秧,秧本比1∶8-10,秧

3、田亩播种量30公斤;直播的亩用种量公斤。施好秧肥,抓好钾、磷肥的施用。防治好秧田病虫害。(3)合理密植。作单季晚稻,一般密度6×寸为宜,丛插3-4本、每亩6-8万苗,争取在7月底亩最高苗数达35万,最后亩有效穗20-25万。  (4)科学肥水运筹。一般亩施纯氮13-14公斤。强调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深水护苗,浅水发棵,适时搁田,浅水孕穗,活水灌溉,湿润到老。后期切忌断水过早,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防早衰争粒重。(5)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特别要重视防治稻曲病、稻虱、蚜虫等。防除杂草、特别是直播田块

4、的杂草。  二、甬优1号  甬优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组合。前几年引入绍兴,试种、示范、推广,表现较好。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组合特性感光性较强。甬优1号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  熟期适中。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在154天左右。  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500公斤左右,高的在550公斤以上。  穗期耐寒性较好。在抽穗期、乳熟期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后期生长清秀。  抗倒性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但施肥偏多的情况下也会倒伏。中感

5、稻瘟病、白叶枯病,轻感稻曲病,易遭螟虫危害。  米质中等。据化验测定和食味品尝,总体评价认为该组合米质中等。  2、栽培技术  甬优1号亩产550公斤以上的穗粒重结构一般为:亩有效穗18-20万;每穗总粒120-130粒,每穗实粒105-115粒,千粒重28-29克。各地在栽培上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公斤。大田亩用种量公斤。秧本比1∶10。采用化调技术,用烯效唑浸种或用多效唑喷苗,促进秧苗分蘖、矮壮。也可用水稻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施于秧板上,再耥平秧板后第2天播

6、种。抓好秧田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稻蓟马。实行化学除草,严防鼠、雀危害。  适龄移栽,少本浅插。秧龄一般不超过30天。宽行窄株种植,行距厘米、株距厘米。亩栽万丛、落田苗4-7万。浅水浅插,促进低位分蘖。  控氮增钾,合理灌水。大田施肥,在亩施有机肥500公斤基础上,施化学氮肥折碳铵70-75公斤,即纯氮12-13公斤左右。施肥方法,重前、控中、补后。配施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适度早搁。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搁田略重,减少无效分蘖。搁田至田不陷脚,泥裂细缝后灌跑马水。到幼穗分化后复水,养胎、抽穗。灌浆期活水到老。  化

7、学除草,严防病虫。甬优1号易遭螟虫危害,要特别注意防治。  三、绍糯97-14  绍糯97-14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品种,目前是绍兴市单季晚粳糯主栽品种,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品种特性。(1)感光性较强。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2)熟期适中。该品种为中熟晚粳糯类型。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5月底、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50余天。(3)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高的可超500公斤。(4)后期生长清秀。(5)耐肥抗倒性较强。抗倒性优于绍糯119

8、。(6)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1999-2000年两年省区试抗病性鉴定,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对细条病的抗性也较好。(7)米质较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99、2000年两年统一取样化验测验结果,全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其中部分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2、栽培技术。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