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ID:1791310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9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_第1页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_第2页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_第3页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_第4页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高中历史高效复习对策  现在,高考对学生综合分析事件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强。传统的多角度重读复习帮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存在很多的弊端。一年之内三轮复习,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满堂灌,占用了大量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下面笔者将讲述现在历史复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针对这些弊端我们的应对方法。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历史复习教学方法:三轮复习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不仅时间紧、容量大,同时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这样做学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同

2、时传统的教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  (1)知识传授僵化,只注重是什么,而忽略了为什么,从而导致了学生沉迷于史学的简单记忆当中,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史学。  (2)对历史概念的解释力度不够,忽略对历史概念的阐释,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真正内涵不能准确把握,从而造成判断失灵。  (3)对各种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仍局限于就事论事的阶段,忽略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产生的大背景,学生很难从更高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认识。  (4)对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和准确把握材料中给出信息的能力培养不充分,学生不能很好的从材料中提炼和把握信息内容,同时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事件的能力也

3、较薄弱。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具有前后关联性、互为因果性和左右交织性。高考历史也主要是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来考察学生对事件的分析能力,如一道有关“秦亡汉兴”的题,即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类似之处。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事件的能力,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理解能力,具体的做法为:第一学期前半阶段复习《中国近代史》;后半阶段《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二学期前半阶段《世界近代现代史》;接着按中国史的两大块和世界史的一大块,分别进行系统的整理,着重强调学生的融会贯通和从宏观上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

4、的规律性。  1.改“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的掌握要建立在对前一部分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在这儿我们需要强调一点就是理解。填鸭式的满堂灌,不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高考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察,显然这种方法不能达到高考对分析能力的要求。上述教学安排就大大节省了时间,老师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开展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启发性的原则贯穿于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具体的做法如下:做法:  (1)在上课前就要求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同时提出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2)在讲课的过

5、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历史大背景到人物性格,再到历史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  (3)巧设悬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同时老师在对各个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修缮。  2.改题海战术为讲连多样化历史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史学资料,而是一种科学体系。泛滥的做题和频繁的考试,并不能推动学生主动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相反有时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依靠题海战术帮助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和能力培养,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强调适量的练习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采取形

6、式多样的讲练结合的方式。  3.改课堂单一教学为讲辅结合的方式一个班级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理解和应用的程度上更是如此。而课堂讲授是面对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优等生前进步伐受束缚,而差等生却力不从心。为了满足优等生和差等生各自的要求和愿望,我们可以采取讲辅结合的方式。具体的做法如下:做法:首先是教师在课余时间有意识的邀请学生进行自由探讨、自由交流,以后可能就会有许多学生不请自来。在探讨的过程中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4.应试考试上重视考纲学习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基本都以《教学大纲》为纲,依托现行教材,以《考

7、试说明》为依据,因此我们在教学或应试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这些内容为重。具体的做法如下:做法: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探讨高考历史内容。讲座的内容可以包括:  (1)往年历史高考和历史学习的方法。  (2)深刻体会《考试说明》,概括总结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和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等,如材料解析题中的四步骤要领,问答题要审题清楚、构思全、表达准等要求。  (3)历史考试的注意事项等。  要求:  (1)让学生对高考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应试正常发挥。  (2)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答题能力、应试技巧等。  (3)对照高考内容和要求,反思自己的薄弱环节,调整自

8、己复习的方向。  三、总结  高考历史命题主要依托课本内容,命题一般以论文层次高、史学材料丰富、涉及学科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