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ID:17918008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9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_第1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_第2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_第3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_第4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神农架林区宋洛中心学校:周大森【内容提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成就;风格;意境;语言;理趣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

2、,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淘渊明早年便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当地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

3、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12。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归田以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为我国创作了第一流的诗歌。他的诗以崭新

4、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现存一百二十多首,多写于归田之后,故田园诗占了很大的比例。他的田园诗风格亲切淳真、平淡自然;意境浑融完整,高远入化;且富有真淳隽永的理趣;语言精工凝炼本色自然,而不加雕饰。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彵响。现在就以下四个方面,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一、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陶渊明瞅诗的内容

5、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让人一读就懂,吉感亲切。同时他又能与读者真诚相见,不虚夸,不掩饰。自己的生活困难、思想矛盾,都能坦率的和盘托出不避丑拙,毫无娇柔做作之态,诗中处处有诗人在,有真情在,读其诗,骂见其人、如见其心,确实是“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如①《和郭主薄二首》其一②就是这样的名篇。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12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

6、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这首诗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轻松自得,怀安知足的乐趣。全篇似乎只随意拈了几个极平常的生活情景,“堂前有树可以乘凉,闲暇之际读书弹琴、蔬菜粮仓小有盈余,新酿美酒自斟自饮和学语稚子戏嬉身边。”但诗人紧扣一个“乐”字将它们组合起来,整个生活的淳真之趣就跃然纸上。如:首两句写景只一个“贮”字,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又如:“卧起弄琴书”的一个“弄”字,用在此处微妙地表现

7、了诗人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全诗“无夸张”,“无虚浮”任以淳朴真情动人。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悠的琴韵,看到了小康和谐的家庭,自斟自酌的酒翁和父子嬉戏的乐趣。全诗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娇柔做作的痕迹,固而使人倍感亲切。从中不难体会诗人返朴归真,陶然自得的心志。再如《移居》其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8、蔽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领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2全诗写了诗人移居求友的初衷,邻里交往的快乐。所写的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