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

ID:1793286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0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_第1页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_第2页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城市化(也可称城镇化)(1)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由手工业、农业逐步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化。由于机械化的大规模运用主要集聚在城市,这就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有农村转向式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这一过程就叫做城市化。(2)城市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土地及地域空间

2、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疏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密度较高、集中成片的居住形式。(3)城市化表现为:(1)城市人口占中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消此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分为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20%-70%之间为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处于发展阶段。(5)城市化演化进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过程

3、。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

4、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再城市化  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

5、,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

6、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1980年,发达地区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为70.9%,其中,美国为77%,日本为78.3%,联邦德国为84.7%,英国为90.8%,加拿大为75.5%。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为30.1%,其中不少国家低于20%。(7)城市化水平指

7、标  此指标的公式是:PU=U÷P×100%;式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  (8)城市化速度指标  次指标的公式是:TA=1÷n(PUt+n—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9)城市化质量指标  城市化质量指标并不单一,而是综合各种指标的指标体系,这里采用叶裕民提出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作稍微改动,分为两大体系。(10)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

8、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