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

ID:17936120

大小:6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1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模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园地原创严禁转载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1.4编辑:陆晓亮、龙辉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25题,共5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A.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2.《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

3、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汉代全面推行孝德观念,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其真实意图的是A.家齐而后固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C.男子有德便是

4、才,女子无才便是德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5.英国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这里“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是指A.打开市场和掠夺原料B.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C.在中国建立殖民地D.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第8页(共8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史界朋友精神家园·版权所有翻录必究·园地原创严禁转载6.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

5、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7.民国初年北京的一个包车夫,曾是一个义和团民,但其时则已成为热心的天主教徒了。问他为什么改信宗教?回答说:“因为他们的菩萨灵,我们的菩萨不灵嘛。”上述现象反映了A.中国民众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性B.西方宗教信仰被中国民众普遍接受C.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受到天主教冲击D.中国民众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8.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平均地权”规定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A.地主所有,私人独事B.原主所有,不得侵犯C.集体所有,大家分事D.国家所有,国民

6、共享9.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局部)。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将士受到民众热烈欢迎B.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燎原之势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斗争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10.英国《泰晤士报》在1937年10月底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社论评价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列对此方针

7、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型的政党关系B.有利于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构建C.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D.表现中共主张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12.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叙述与之相符的有①《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③④13.“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A.梭伦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