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

ID:17940020

大小:1.3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1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_第1页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_第2页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_第3页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_第4页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第8章渐近法第8章渐近法8.1概述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必须求解多元联立方程组。当基本未知量较多时,其计算工作将是十分繁重的。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寻找新的计算方法,力图避免组成和解算联立方程,陆续出现了各种渐近法,例如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迭代法。这些方法都是以位移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渐近法,它们最大的优点是不必求解联立方程组,而且还可以直接求得杆端弯矩,运算式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重复进行,因而比较容易掌握,适合手算。虽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类手算的方法会有所减少,但

2、是在许多场合下,仍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通过该种方法的学习可以加深了对结构受力的理解,对实际工程亦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章只介绍力矩分配法和无剪力分配法。在力矩分配法中,有关计算的假定、杆端弯矩正负号的规定,以及选取基本结构,使之还原为原结构的基本思路都与位移法相同。8.2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刚架的计算。该法的理论基础是位移法,其分析当中引入了劲度系数和传递系数的概念,并且力矩分配法求解的基本原理可由位移法导入。8.2.1劲度系数和传递系数的概念1.劲度系数当杆件AB(图8.1)的A端转动单位角时,

3、A端(又称近端)的杆端弯矩称为该杆端的劲度系数,用表示。它表示该杆端抵抗转动能力的大小,故又称为转动刚度,其值与杆件的线刚度i=和杆件另一端(又称远端)的支座情况有关。2.传递系数当A转动时,B端也产生一定的弯矩,好比是近端的弯矩按一定的比例传到了远端一样,所以将B端弯矩与A端弯矩之比称为由A端向B端的传递系数,用表示,即=或=。近端固定,远端各种支座情况等截面直杆的劲度系数和传递系数见表8.1。值得注意的是,当B端为自由或为一根轴向支座链杆时,显然A端转动时杆件将毫无抵抗转动的能力,故其劲度系数为零。201第8章渐近法图8.1表

4、8.1各种等截面直杆的劲度系数和传递系数远端支承情况劲度系数传递系数固定4i0.5铰支3i0滑动i-1自由或轴向支座链杆08.2.2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以图8.2a所示刚架为例来说明。此刚架采用位移法求解时,只有一个基本未知量,即结点转角,其典型方程为:+=0图8.2绘出、图(图8.2(b)、(c)),可求得自由项和系数(8-1)式中,是结点固定时附加刚臂上的附加反力矩,可称为刚臂反力矩,它等于汇交于结点A的各杆固端弯矩的代数和,也就是各杆固端弯矩所不能平衡的差额,所以又称为结点上的不平衡力矩。(8-2)式中,为汇交于结点A的各杆

5、端劲度系数的总和。201第8章渐近法解典型方程得按叠加法=计算各杆端的最后弯矩。各杆汇交于结点A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各杆近端弯矩为(8-3)式(8-3)中,等号右端第一项为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第二项为结点转动角所产生的弯矩,这相当于把不平衡力矩反号后按劲度系数大小的比例分给近端,因此称为分配弯矩。而、、等为分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8-4)显然同一结点各杆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各杆远端弯矩为:(8-5)式(8-5)中,等号右边第一项仍是固端弯矩,第二项是由结点转动角所产生的弯矩,就好像是将各近端的分配弯矩按传递系数的比例传到各

6、远端一样,故称为传递弯矩。据上述分析过程可知,不必绘出、图,也不必列出典型方程,就可以直接按以上结论计算各杆端弯矩。其过程可形象地归纳为以下几步:首先,固定结点。加入刚臂,各杆端有固端弯矩,而结点上产生不平衡力矩,由刚臂承担。其次,放松结点。取消刚臂,让结点转动。这相当于在结点上加上一个等值反向的不平衡力矩,于是不平衡力矩被消除而结点获得平衡。此反号的不平衡力矩将按劲度系数大小的比例分配给各近端,于是各近端得到分配弯矩,同时各自向其远端进行传递,各远端得到传递弯矩。最终,原结构各杆近端弯矩等于固端弯矩加分配弯矩,各杆远端弯矩等于固

7、端弯矩加传递弯矩。【例8-1】试作如图8.3(a)所示刚架的弯矩图。201第8章渐近法图8.3解:(1)计算各杆端分配系数。为了计算方便,令,则。则由式(8-2)有由式(8-4)得(2)计算固端弯矩。201第8章渐近法(3)进行力矩的分配和传递。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将其反号并乘以分配系数即得各近端的分配弯矩,再乘以传递系数即得各远端的传递弯矩。在力矩分配法中,为了使计算过程的表达更紧凑、直观,避免罗列大量计算式,整个计算可直接在图上书写(或列表计算),如图8.3b所示。(4)计算杆端最后弯矩。将固端弯矩和分配弯矩、传递弯矩叠加,便

8、得到各杆端的最后弯矩。据此即可绘出刚架的弯矩图,如图8.3©所示。8.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8.2节结合单个结点的刚架,说明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对于只有一个刚结点的简单情况,一次放松即可消除刚臂的作用,所得结果实际是精确答案。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