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ID:17943794

大小:28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1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适应用人单位对能力与素质的高要求,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具备系统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办事能力,能从事文字、秘书、管理、宣传策划等实际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文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初步具备关于本专业系统

2、知识的学习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3.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从事管理、文秘、宣传策划等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4.能够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强化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能适应与汉语言文学相关

3、的工作。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三、学制:标准学制二年四、学分要求: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学位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修满课程35学分+学位论文5学分)。五、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数计划开课学期和周学时考核方式(周数)计划学时数学分其中一二三四考试考查讲授实验或实践其它15周15周15周15周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9068010222√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604501022√3语言文字应用60450104√4实用文体写作

4、4533693√5文学创作30220102√6古代语言与文化60450104√7文学概论4533963√8秘书实务4533693√9世界文学作品鉴赏302302√10申论30220102√11国学概论302302√12学位论文(6)总计52535+(6)44184111086六、其他说明:学位论文主要安排在第三学期后的寒假和第四学期前四周。法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用人单位对知识与能力多样化的要求,拓宽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

5、能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掌握基本的法学知识和法律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㈠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㈡具备法律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实践性能力和职业道德;㈢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㈣了解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㈤掌握法学专业文献检

6、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三、学制:标准学制两年。四、学分要求:法学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法学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修满课程35学分+学位论文5学分)。五、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数计划开课学期和周学时考核方式(周数)计划学时数学分其中一二三四考试考查讲授实验或实践其它15周15周15周15周1法理学453453考试2宪法学302302考试3刑法学6045644考试4民法学6045644考试5刑事诉讼法学4534233考试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4534233考试7民事

7、诉讼法学4534233考试8合同法学3022822考试9经济法学6045644考试10知识产权法学3022822考试1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3022822考试12国际经济法学4534233考试13学位论文(5)总计525354953091097六、其他说明:学位论文主要安排在第三学期后的寒假和第四学期前四周。经济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3月)一、专业培养目标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适合社会需求,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基本的现代经济分析手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政府、金融机构、企事业单

8、位的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2、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3、了解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4、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5、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管理协调能力。三、学制学制两年(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