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

ID:17947540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1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电荷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电荷【课标指南】1.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起电,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原子结构和元电荷,了解导体和绝缘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荷的认识,体会物理世界的美妙,感受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4.重点与难点:重点: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难点:元电荷的认识及导体和绝缘体.【典例剖析】例1:一个物体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又缓慢张开一定的角度,由此可以判断该物体()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思路导航:验电器本身带负电,当把一

2、个物体接触接触球时,金属箔片先合拢有两种可能:(1)该物体带正电;(2)该物体不带电.后又慢慢张开一定的角度就说明该物体带正电.如果该物体不带电,电荷发生转移,由验电器转移到该物体,只能是金属箔片张角变小但不可能合拢,所以该物体带正电.答案:B学法指津:若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变小,该物体又如何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练习:1.有一个验电器,其金属箔片已经张开一定的角度,现在拿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增大了,则说明()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B.验电器原来带负电C.验电器原来不带电D.验电器荷的带电情况无法确定例2:

3、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摩擦起电及其原因,解题关键是明确用摩擦的方法可使不同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后都可能带电,原因是它们都是好的绝缘体,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带电,而金属和手都是好的导体,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走,所以无法带上电.答案:略学法指津:本题主要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和摩擦起电的原因.练习:2.用手直接拿一根铜棒与毛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A.铜棒一定带正电B.铜棒一定带负电C.铜棒一定不带电D.铜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例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由细线吊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甘落后D.可能带负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思路导航:带电物体与带电物体(或不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多种可能性,“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现象中的轻小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它是不确定的.答案:D学法指津:如果把本题中的“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改为“产生了互相排斥的现象”答案又将怎样?练习:3.有三个小球两两

5、靠近时互相吸引,则这三个小球()A.都带正电学B.都带负电C.都不带电D.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知识回顾】电荷摩擦起电及原因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单位自由电子的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物理趣谈】电子在导体中能跑多快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子,它的居住十分拥挤。如果给导体按上电源,电子在导体中是碰撞着前进的,所以电子运动得非常缓慢,正像很多人要同时通过一个狭长的胡同一样,你拥我挤,是无法走快的。有人研究过,在一般电压下,单个电子沿导体的移动速度只有每秒钟1~3mm,每小时也不过是10m远,比乌龟爬行还慢。即使在33万V的高压下,导体内电子的运动速度也不超

6、过每秒100mm。既然电子在导体中走这么慢,为什么一拉开关,灯泡马上就亮了呢?从开关到灯泡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少于1m远,打开开关,照电子的运动速度计算,最快也要过五、六分钟电灯才能亮起来。不过,导体中电流的传播速度和电子的定向运动速度是两码事。在电源接通的那一刻,导体靠近电源负极一端的电子,在电源的排斥下,开始向前运动,一运动就碰撞前面的电子,前面的电子又碰撞再前面的电子…如此下去,导体另一端的电子就向电源的正极运动,形成了电流。这种碰撞的传递过程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每个电子不需要跑完全程,只要做稍许的移动,就引起了所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7、流。所以导体中电流的传播速度要比电子的运动速度快得多。电流的传播速度和电磁波一样快,是每秒30万km,而电子的运动速度正如上面所述,一般不超过每秒3mm。正是由于电流的传播速度是如此之快,所以一拉电灯开关,灯泡就亮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