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

ID:17950163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1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_第1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_第2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_第3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_第4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柳先生传》语段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4)性嗜酒()(5)或置酒而招之()(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7)衔觞赋诗()(8)曾不吝情去留()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

2、?D.葛天氏之民欤?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1)亦不详其姓字()(2)每有会意()(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

3、趣等方面)。(3分)5.①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体裁),作者陶渊明,名,字,自号,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人,(朝代)诗人、辞赋家、散文家。②“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③“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6.解释下列各组词的意思。以:①因以为号焉。②以此自终。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葛天氏之民欤许: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9.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中考题

4、《五柳先生传》专练一、2007烟台卷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2分)5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程度。(2分)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二、2007孝感市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

6、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三(09眉山)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7、。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A.符合B.恰好C.满足D.舒服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自号曰醉翁也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曳屋许许声C.期在必醉与友期行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