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

ID:17957665

大小:3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1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_第1页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_第2页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_第3页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_第4页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磊 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磊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王磊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化,同时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不断加深,在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张力的同时,民众的社会需求和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满情绪蔓延,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管理的需求凸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国民的幸福水平,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选择。关键词:结构分化,社会不满,社会管理创新1978年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本质性的总体性变迁,这与改革转型的进程

2、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些变化是累积性的,有些变化则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跃迁性的突变。与结构变化紧密相随的是,中国民众的社会需求和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同群体之间容易产生一些结构性的张力,由此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管理需求凸显。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举措。那么,如何来认识当前中国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制度背景?明晰哪些问题是当前亟待

3、解决的?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改革以来的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结构的构成相适应,结构分化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二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高度合一的单一社会向政治、经济、社会相对分离的多元社会转变,二是从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向不平等程度日益加深的社会转变。(一)社会主体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前,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都高度集中在国家手中,资源的生产、供给以及分配都高度依赖于国家,因此,各种社会主体尽管在专业职能、权

4、力大小以及资源获取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都缺乏独立利益和自主性,特别是如果抛开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仅仅在城市内部或农村内部进行比较,会发现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在行为模式和制度框架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每个主体都被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很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度同质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了,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彼此之间的差异也不断增大。突出表现之一:政治主体与经济主体的相对分离。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离;另一方面是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实体迅速发展。在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

5、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经济主体也逐渐成长起来,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突出表现之二:社会组织兴起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作为一股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在计划经济时期曾长期被整合到政治组织中,很难独立地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力量的发育和成长,组织化的需求开始出现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从目前出现的民间组织的类型来看,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多样化特征,大体可以分为行业组织、学术团体、慈善性机构、政治团体、社区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公民互助组织、同人组织、非营利

6、性咨询服务组织等类型。民间组织的兴起,对于不同群体组织化、规范化地表达利益诉求,缓冲社会矛盾的烈度,构建动态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放大民间组织在目前环境下发挥的作用。我国的民间组织总体上还处在从新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组织、制度的规范性相对较差,并且面临着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大部分民间组织是由政府创建并主导的,独立发挥作用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二)社会不平等凸显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除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外,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都很小。因此,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

7、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倡“先富论”,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试图以先富带后富。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领导人一直强调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但是这一趋势并没有因为领导人的主观愿望而得到遏制,反而日益扩大,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中国社会不平等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很多社会矛盾冲突的深层根源。当然,2003年以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调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明显减缓,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开始缩小。

8、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文化传统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性,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