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相关知识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

ID:17958797

大小:39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9-11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_第1页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_第2页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_第3页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_第4页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院内感染王晋萍概念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infection,HI;nosocomialinfection,NI)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三间分布地区分布级别愈高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愈高时间分布可长年发生,无周期性及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婴幼儿及老年人的感染率最高性别——无差异病种——不同疾病有明显差异危险因素类型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于患者体外,通过一定的媒介传给患者而引发感染。可散发,也可暴发,可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病原体存在于患者自身体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

2、,细菌易位或菌群失调而引发感染。呈散发性,难以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方式当外因去除后即可恢复菌群失调不可逆,形成慢性感染原位菌群失控,引起二重感染肠道细菌移位引起远隔部位感染潜在感染活化危险因素宿主因素免疫力低下、新生儿、老年病人、基础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肺结核、烧伤、癌症、血液病、糖尿病等)。病原体因素条件致病菌为主耐药菌株和医院感染圈形成。危险因素诊疗因素血液及其制品、侵袭性操作(插管、气管切开、引流、内镜、透析疗法等)、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呼吸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环境因素高危科室(产科新生儿室、儿科、外科、血液内科等),消毒隔离设施(消毒供应室、传染病房)、医院建筑

3、、营养室。病原学特点病原体种类:包括条件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条件致病微生物(G-细菌:55%,真菌:16%),并且有明显变化的趋势。多重耐药性细菌占大多数。病原体中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真菌、病毒,可为定植的致病菌、L型细菌、质粒或发生细菌易位、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种类微生物G+球菌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链球菌属G-杆菌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军团菌厌氧菌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其他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肝炎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真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其他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流行病学特点(一)感染源外源性:有感染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环境储源

4、、动物感染源。内源性:正常菌群、感染或定植的病菌。流行病学特点(二)感染途径接触传播(直接、间接)空气传播医源性传播:各种诊疗、护理措施及其用品,尤其是医源性经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水、食物。生物媒价传播:动物、昆虫。自身感染传播流行病学特点(三)易感人群新生儿、老年病人、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及医院工作人员系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特点易被原发病和基础病所掩盖。反应性不同。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胸片无病变,活检才发现病原体。曾接受抗菌治疗,炎症表现轻化和不典型。易为复数菌和混合菌感染,抗生素应用中可出现二重感染,临床表现复杂。临床表现分类下呼吸道感染输血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

5、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败血症器官移植后感染下呼吸道感染23%~42%易感人群:老年人、婴幼儿、血液病患者、骨髓移植和心肺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患者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侵入途径:口咽部细菌下移、吸入污染的气溶胶、继发于菌血症、侵入性操作、胃液反流手术部位感染1/4表浅切口感染深部组织切口感染器官间隙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各种侵袭性诊疗措施的使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原因留置导尿——尿路感染静脉插管——真菌性败血症气管插管——肺部感染败血症分类:原发性:找不到感染灶或经输血输液、血液透析引起。继发性:有原发感染灶。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50%金葡菌:新生儿败血症表皮葡萄球菌:静

6、脉导管感染聚团肠杆菌、沙雷菌、真菌:输血、输液厌氧菌:9%~14%输血感染可经输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艾滋病病毒、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细菌、弓形虫、丝虫、疟原虫、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感染与输注量、输注次数、受者免疫状态、血的成分有关潜伏期短,临床表现偏重透析相关性感染腹膜透析——腹膜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感染、菌血症和病毒性肝炎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白色念珠菌、肝炎病毒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见于脑外科手术、腰椎穿刺、败血症、脑脊液漏头痛、呕吐及病理征不明显检测脑脊液中糖、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应用能透过脑脊液的药物器官移植后感染感染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诊断下例属于医院感

7、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诊断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诊断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