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ID:17965479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1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_第1页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_第2页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_第3页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_第4页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摘要】:社会责任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就会毁坏其赖以生存的基石。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比一般企业大,但是,一些航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置法律法规不顾,使用低标准船舶、雇佣低素质船员,就容易发生人员伤亡、船舶沉没、环境污染等恶性事故。本文重点对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三方面阐述了航运企业因违法﹑违规造成的危害:第一是对人命造成伤害;第二是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第三是对财产造成的损失。针对航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源做了具体的分析:一方面是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较弱;第二方面是法制宣传

2、不到位;第三方面是执法部门监督不到位。针对根源提出了完善航运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对策:第一是提高海事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第二是加强法制宣传;第三是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希望航运企业都能行动起来,“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系,营造航运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氛围,使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深入人心,从而实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关键词】:航运企业违法违规缺失社会责任问题执法监管对策【正文】: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贸易的快速增长,海上运输量大幅提升,航运企业快速扩张,一些低标准船舶、低素质船员被一些航运企业使用

3、,造成海上交通事故频发,人员伤亡、船舶沉没以及船舶污染等恶性事故,如何控制海上交通事故、保证海上航行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分析我国航运企业的现状,很多航运企业法律意识差、基础薄弱,一味地追求利润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甚至不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了恶性事故,对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极坏的影响。同时,由于现行的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法律地位不明确,甚至某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徇私枉法,纵容了一些航运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4、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航运企业必须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维护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建立友好和谐的社会。一、航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危害性(一)对人命造成伤害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发生水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342件,死亡351人;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水上交通运输事故165.5件,死亡122人。(注1)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私渡船违法载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人员伤亡私渡船因不具备客船的航行标准和缺少相应的救生设备等载客条件被海事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其从事载客行为,但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私渡船常常千方百计逃离海事

5、部门的监管,冒险载客出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2009年1月11日14时30分,一条私自载客的钢质渡船从长兴岛开往吴淞码头,碰撞到锚泊船“皖芜货2897号”轮的锚链,当即发生侧翻,13人获救,10人失踪。2.货船违规超载没有得到有效查处,导致船员伤亡货船因违规超载导致沉船、人员伤亡的案例时有发生,而海事部门的部分海事人员疏于水尺的核查,超载船侥幸得以逃避,但在离开泊位后受风浪的影响常常发生船沉人亡的事故。2006年2月20日“鄂荆州货3888号”因超载在渤海海域曹妃甸西南约8海里处沉没,10人失踪。3.客船违规超载没有得到有效查处,导致旅客伤亡客船有额定的载客人

6、数,相关的海事法规明令严禁客船超载,但因海事监管装备落后无法对有些超载的客船进行管理,该类超载客船因吃水或其他原因发生事故。2009年3月3日上午10时10分,一艘超载客船在贵州省黔东九龙滩水域触礁沉船,事故中共有31人获救,9人死亡。(二)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197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溢油事故69起,溢油量3.7万吨。1999年至2006年,我国发生了7起潜在的重特大溢油事故第6页共6页(注2)。1.执法机关法制宣传不够,航运企业违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规定根据《MARPOL73

7、/78》公约规定相关船舶必须配备足够的吸油毡、消油剂,油船配备围油栏等物品,但一些船公司不了解相关规定,忽视配置相关的防止船舶溢油的相关设备,导致船舶溢油时无法及时控制,发生环境污染。 1983年11月25日,油轮“东方大使”在青岛港出港途中,行驶到中沙礁搁浅,导致货舱受损,漏出原油。由于船上没有足够的围油栏和吸油毡等防污染设备,导致溢油在港内油层最厚处达半米以上,溢油影响了胶州湾及其附近长达230公里海域岸线。2.有些航运企业不遵守《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救助公约》的规定有些航运公司不重视船员的教育培训,船员的操船技能差,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SOLAS74》公约

8、的要求,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