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

ID:17966962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1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_第1页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_第2页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_第3页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_第4页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昌平:“内置金融”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作者:陈建利来源: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来源日期:2010-4-18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两个原因   南方都市报:近期你提出要以“集体土地所有制”加上“村社内置金融”的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并成为乡村治理的基础,很有意思,与三农研究者中左右提出的方案均有差异(右更多主张私有化,左虽主张维护“集体土地所有制”,但不主张地权抵押)。但我们知道,中国的三农问题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依靠工业和服务业把农业劳动力吸出来。   李昌平:亚洲四小龙在工业化过程中,他们100元GDP转化为国民收入是70元,我们是30

2、元。他们的工业化与农民市民化是同步的,工业化中后期大约是90%的人都进城了。中国已经加入工业化后半程了,30年改革开放是高速工业化的30年,但农民数量由7亿增加到了9亿。中国的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只是“硬件”的城市化,农民并没有变成市民,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如果按照这个过程中的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报酬和福利水平而言,到中国完成工业化时,中国30%的农民可能依然会留在农村,如果加上乡镇人口,这个比例可能还会高。   如果能像美国一样,把农业人口减少到2%,像日本一样把农业人口减少到7%-8%的水平,资本下乡就没有问题了,但中国不是这样。我们

3、一方面要集中资源城市化,另一方面也要着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对的,但更多要依靠内生的力量完成。这个要从全球化的进程看,可能更清楚。   南方都市报:这里面有不同的发展约束条件问题。像欧洲大陆,发现新大陆以后,很快就转移到美国、澳大利亚,不存在所谓的农民变市民难题。而像美国、加拿大,他们的资源禀赋和约束条件与我们迥异,他们人少地多,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很快就进入到规模经营的层面了。而东亚国家的约束条件普遍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而且,中国的城市化又与四小龙不同,他们依靠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本身就把农村人口吸收得差不多了。现在再回头看,仅仅是

4、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收入在GDP中占比少,导致难进城?   李昌平:两个原因。首先中国进入到全球化进程时,越南、印度、东盟等都加入到了承接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来了。全球制造业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变成了多数人为少数人搞制造,全球六成以上的人加入了搞制造的竞争。而东亚四小龙的工业化时期,还是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当时加起来不到3亿人。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逆转为多数人为少数人搞制造,使得制造业的利润大大降低了,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力的工资和保障水平更低了。所以,工业化与城市化难以同步了。   中国加入,印度加入,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加入,这

5、么多人搞制造业,只能把低端制造业搞得无利可图,农民工怎么可能获得社会平均报酬和福利呢?这就是说,中国的工人的这种低福利未必是中国的一种主动选择,实际上是与这次逆转息息相关。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

6、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   南方都市报:仅在中国内部,为了承接制造业的转移和资本的进入,也进行了激烈的竞争,这也是张五常所说的县域之间的激烈竞争,成就了中国这30年的经济增长。因为分税制后,县享有土地的实际支配权,它与中央政府又通过合约的形式明确了各自收益,所以当时为了招商引资,出现了很多怪状,官员招商饮酒致死,免费提供土地,甚至盖厂房等。   李昌平: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是我们的确在发展战略上有失误。当时受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来料加工”模式的影响,全国的工业都开始围绕出口转,而没有考虑内需的问题。如果在收入分

7、配上提前做一些调整,也不会出现现在的状况。中国出口的产品的确换回了一些美元,但并没有增加多少农民工的福利,城市化大大滞后。   比方说土地,在土地的农转非过程中,如果只允许开发商建房子,那土地的增值收益也就只能被开发商和政府拿走了。如果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科学,公平一点,那农民进城要容易得多。中国的经济政策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往往都是短期行为。再比如产业布局,中国当时是一边倒地进入沿海,如果当时能布局合理一点,既搞出口,又搞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应该是很有前途的。当时的整个资源都投向沿海,包括特殊的土地金融制度和税制的安排,这其实是不平等竞争,所以你

8、看东三省这样的工业基地很快就凋敝了,多年不发展。中国制造业的不平衡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是很大程度上由政策造成的。   解决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