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ID:17969766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2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第1页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第2页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第3页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第4页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各位家长:  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个简单自我介绍,我是幼师毕业,曾从事过幼儿教育几年,后一直承担小学数学教育,也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将近10年。现与大家交流,我只能把自己工作的体会和生活的感悟,粗浅的说一说,交流的观点也许与大家不同,请大家多多包涵,私下我们也可以再切磋。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

2、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重点谈谈站在家长的角度,应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一、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我们现在的孩子家长,可以说百分之百的重视孩子的教育,可就因为重视,出现操之过急,欲速而不达、拔苗助长的情况,我们爱孩子心切、看孩子胜过自己,希望孩子的未来有出息,知道走向社会要想真正生活的好,读书有文化还是最重要。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都要重视,配合好,而且要静下心来对待孩子的方方面面20currencydeposit,wepr

3、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9,现在的社会,不管大人、小孩都比较浮躁,教育孩子要求孩子,首先还是要从自我做起,人生活的是过程,不要过

4、于纠结结果。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过程中,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要急躁,想法努力去做。要想让孩子以后活的开心、快乐,努力让他的优点多些、缺点少些,要想你教育孩子更成功,你也要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的缺点少些,优点多些。正视自己,客观地看待问题,你的心态会平和些,遇到问题就会很坦然,教育孩子的效果会更好。二、了解孩子方法得当自然过渡家长只要真正了解孩子的这个年龄的特点,明确孩子的现在需要,对孩子的未来需要负责,你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你孩子教育的办法,让孩子自然过渡这个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一)了解孩子

5、上小学在哪些地方不适应1、变化一:作息时间的变化。  在幼儿园,一般是30分钟一堂课,而小学每节课约40分钟,且课间时间和午休时间也相应变短了。孩子们玩的时间变少了,坐着不能动的时间变长了,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课坐不住、精神不集中等现象。2、变化二:学习方式和内容的不同。  幼儿园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以玩为主,而学校教育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有严格的学习进度和各种考核形式,强调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自理能力的养成。3、变化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

6、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9在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学习都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之下,师生关系非常亲密,小朋友之间也是一种友好的玩伴关系。进入小学,老

7、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生活方面多需孩子自理完成,孩子因此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漠视感和对老师的期待落差;和同学之间也引入了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这也带给孩子一定压力。4、变化四:期望水平的断层。  幼儿园时期,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家长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能力提出实际的期望和要求。但上学前后,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他们产生新的、明确的期望和施加学习压力,这也是引发孩子产生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不适应,我们家长如何及时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准备工作呢?(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

8、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