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

ID:17978041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2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_第1页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_第2页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_第3页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_第4页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梯度推理理论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 究 生 课 程读书报告院系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名称 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任课教师  刘科伟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学  号 201220779  姓  名 吴亚娟   日期 2012年12月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制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

2、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梯度推移理论研究综述摘要: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梯度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受到了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其理论基础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巩固。该理论自20年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的经济战略制定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梯度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为脉络,围绕该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并对传统(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广义梯度理论进行了简单评论。关键词:传统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广义梯度理论1梯

3、度理论的形成1.1梯度理论产生于西方在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hunen)提出了农业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区逐步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达到荒野的梯度分布[1]。马歇尔(Marshall)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思想认为众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获得劳动力共享、专业化投入和知识信息外溢,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此聚集区即为高梯度区。由于遵循距离衰减法则,企业距离集聚中心越远,所得收益越小,那些地区就会成为低梯度区,从而梯度高低程度随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2],这就为现有梯度理论奠定了雏形。

4、韦伯(Weber)(1909)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利用等费用线探讨了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区域间的变化梯度,从而使梯度理论进一步丰富[3]。1.2梯度理论逐渐走向成熟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提出了工业生产(产业与产品)生命循环论。该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1975年,经济学者克鲁默、海特尔等人把弗农的产业与产品生命循环论引用到经济学中,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

5、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种种不良的征兆,或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推移的方式是由高至低有序的推移。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

6、/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2梯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进我国,随着其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实践,经历了传统(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广义梯度理论等诸阶段的演变,而每一个理论发展阶段都是对已有理论的

7、重新审视和扬弃。2.1传统梯度理论2.1.1理论方面1982年,何钟秀在《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移》中首先系统提出了国内技术转移的梯度推移规律理论,简称梯度理论。主要针对我国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对外开放格局,探讨开拓重心的空间转移、调整空间结构的途径以及技术“梯度推移”为主导的国内技术转移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并逐步确立了在我国区域发展理论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使按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略逐渐成为我国区域政策与实践的主流[4]。夏禹龙、冯之浚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有

8、的地区是“先进技术”,有的地区是“中间技术”,有的地区还是“传统技术”。我们应自觉地按照技术梯度,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