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

ID:17990183

大小:43.3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2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_第1页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_第2页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_第3页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_第4页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 市场化的胜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董云峰:中国债市大革命:从3万亿到26万亿市场化的胜利·智信网 发表于2013-05-1417:1315债市崛起,极大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重要性,打破了银行体系一统天下的格局,同时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终改写了中国金融版图。从这个意义上讲,债市崛起亦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金融变革。(2012年12月份初始版,2013年5月更新部分数据,其余基本维持原样;精简版发表于2013年2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A10~A11)从2002年不到3万亿的存量,发展到如今26万亿的规模,中国债券市场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一番波澜

2、壮阔的巨变。十年前,我国债券市场全年发行量在1万亿元左右,交易量10多万亿元;十年后,年度发行规模达到8万亿,交易量超过240万亿元。在社会融资结构中,信用债占比从不到2%上升到14%。在市场体量实现飞跃的同时,其内涵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融、定向工具、中小企业私募债和资产支持票据的相继涌现,中国债券市场初成体系,信用债迅速上位,市场结构逐步向发达经济体靠拢。随着基金、保险、证券公司以及非金融企业等其他投资机构活跃地参与债券市场交易,商业银行不再独自“扛起”市场的信用风险,日益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

3、使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间实现了有效分散。债市崛起,极大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重要性,打破了银行体系一统天下的格局,同时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终改写了中国金融版图。从这个意义上讲,债市崛起亦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金融变革。透过十年的金融生态巨变,直接融资逐渐成为新常态;债券市场超越股票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中流砥柱;公司信用类债券逐渐取代政府债券,成为债券市场的主流;银行间市场变身债券市场主板,交易所市场相对边缘化;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易商协会,基本奠定了其在债市的主导地位。这是市场的胜利,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管理

4、方式战胜了行政管制。某种程度上,这十年来的监管竞争,无意中引领了监管创新的风气之先;以央行推出短融为开端,备案制与注册制逐渐成为债券市场的主流,成为大扩容的重要基石。整体而言,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的大趋势、多头监管之下的竞争,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跨越式发展良机,可以被视为引爆这场债市革命的主要推手。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

5、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遗憾的是,十年后,中国债券市场仍未能褪去政府信用的本色,政府债券与准政府债券占比过半,国有企业在信用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城投债)规模日渐膨胀;受此影响,债市至今尚无一起实质性违约案例,政府兜底一再上演,严重扭曲了投资者的信用风险意识。不仅如此,债券市场的挑战还在于制度

6、环境与基础设施远未完善,监管统一知易行难;投资者不够多元化,风险仍主要积聚于银行体系;产品创新远远不足,尤其是衍生品匮乏,风险对冲机制缺位,蕴藏着重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债券市场而言,道阻且长,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信用债上位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达到26万亿元,超过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债市强势崛起与股市持续走熊形成了鲜明对比,促成了资本市场风行多年的“唯股论”思想的破产。十年前,这一数字不到3万亿。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债登”)统计,2002年底,

7、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为2.83万亿元;彼时证监会尚未正式推出公司债,在交易所市场托管的仅有少量企业债和可转债,规模不过数百亿元。在数据不断创下新高的同时,其内涵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融、定向工具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相继涌现,中国债券市场初成体系,信用债迅速上位,市场结构逐步向发达经济体靠拢。据央行统计,去年全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3.6万亿元,同比增加60.1%,占全部债券发行规模的45%。其中,超短期融资券5822亿元,短期融资券8356亿元,中期票据8453亿元,企业债券649

8、9亿元,公司债券2508亿元。经过多年的创新与扩容之后,信用债发行规模超越国债、央票和金融债,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十年前,财政部、政策性银行与央行是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发行人,国债、政策性银行债与央票发行量占比超过九成。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