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

ID:179957

大小:224.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6-29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_第1页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_第2页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_第3页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_第4页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Surveillancecodeformosquitoatfrontierport2003-08-18发布2004-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1300-2003月吐吕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启东、徐云庆、曾建芳、李俊志、张瑞来、邵春棋。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

2、行业标准。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国境口岸对蚊类进行监测的内容、方法、程序、统计分析和监测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对蚊类监测。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蚊类监测mosquitosurveillance用特定的方法对口岸不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蚊类(成蚊、幼虫)的种群、数量进行系统的调查活动。2.2幼虫指数larvaindex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布雷图指数三个指数。3监测程序3.1准备3.1!成立小组成立由三至六人组成的监测小组,人员须经专业培训,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3.1.2制定方案包括确定监测方法、时间、地点、内容。3.1.2.1方法根据

3、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3.1.2.2时间3.1.2.2.1以一年为一个监测周期。3.1.2.2.2成蚊每旬监测一次。3.1.2.2.3幼虫每月作一次监测;在有伊蚊的口岸,每季度作一次幼虫指数的监测。3.1.2.2.4当出现疫情时,随时监测。3.1.2.3地点在口岸内各种生境类型(水塘、草丛、房屋、畜厩)选取一至二个点,并尽量满足下列条件:—选择在一个监测周期内环境不会发生变化的地点;—选择在靠近人、畜处;—成蚊选择避风处,幼虫选择积水处3.1.2.4内容—成蚊:密度、分布、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幼虫:密度、分布、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布雷图指数(仅限于有伊蚊的口岸)及其结果的判定;—环境监

4、测:地理、地貌、植被、天气、气温、相对湿度、风力、降雨量;—实验室检查。32监测工具和用品捕蚊器或吸蚊管、蛇帐、诱蚊器、羊申筒、三盔甲憔或7酷、毒瓶、来尺、时钟,400mL7k勺、吉释100SN/T1300-2003mm水勺、700mL黑色塑料广口瓶、小木片、记录表.4现场监测4.1监测方法4.1.1环境监测—查阅气象、地理资料;—现场观测、描述.4.1.2成蚊监测4.1.2.1人工叮咬法以三人为一组,在清晨或傍晚时间,在无阳光和避风的场所,三人呈三角形面对面坐好不动.暴露小腿,等蚊子叮咬,然后用捕蚊器或吸蚊管人工捕蚊。从捕到第一只蚊子算起连续捕捉1h,将捕获的成蚊毒死,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指数

5、[只/(人工·小时)〕。4.1.2.2人帐诱捕法在蚊虫孽生地挂一锥体形型蚊帐,高1.5m,顶宽0.7m左右,四方顶,底宽为顶宽的两倍,下离地面20cm-30cm人在帐内诱蚊人帐,用手电筒照明,以捕蚊器或吸蚊管在帐内连续捕蚊。诱捕时间从日落开始,每次诱捕1h-2h,将捕获的蚊子毒死,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只/帐)。4.1.2.3肃清计数法选择成蚊栖息场所,不计人工,不计时间,把该处所有的成蚊捕完为止,代表该房间蚊密度(只/人工房间)。4.1.2.4单位面积计数法选择适当的成蚊栖息场所,划出一定的单位面积,每天早晨前往计数这一块面积上停留的成蚊作为密度(只/单位面积)。4.1.2.5人工小时法选择适

6、当的成坟栖息场所,以一个人工小时内所捕获的成蚊,将捕获的蚊子毒死,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仁只/(人工,小时)〕。4.1.2.6诱蚊器收集法将诱蚊器(紫外线诱蚊器、干冰诱蚊器等)挂于适当的成蚊栖息场所,成蚊即可诱集于器内,每天收集一次。将采集到的成蚊分类鉴定计数,即得到各种成蚊的指数。4.1.2.7网捕法对躲藏在野外杂草中的成蚊,用捕虫网捕捉10次,计算捕捉的成蚊数,每网平均数即为密度(只/人工网)。4.1.3幼虫监测4.1.3.1勺捞法在各种类型的积水中,用400mL的水勺,于幼虫孽生的水面,勺取20瓢-30瓢水,计算幼虫总量,求其平均数即为幼虫密度(只/勺)口4.13.2单位面积计数法用直径10

7、0mm的水瓢在水面上勺取1m距离.在水面上勺取10次(相当于1MI),捕获的幼虫总数即为幼虫的密度(只/m')。此方法适用于在大面积蚊幼虫掌生场所,如河滨、大池塘、水田、大片积水洼地等4.1.3.3100mL计数法用100ml积水中幼虫总数作为幼虫密度〔只/100ml.),此方法适用于少量积水,如瓦罐、树洞、石穴、缸、竹筒等幼虫十分密集的场所。SN/T1300-20034.1.3.4幼虫指数调查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