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

ID:18002010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_第1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_第2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_第3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_第4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不厌百回改  从我当你们语文老师的第一天起,我便曾要求过大家:日记、作文须打草稿,修改好方可誊抄。可是,近来却不知何故,竟时不时有同学向我报告:“张××同学作文不打草稿!”“李××同学作文草稿没有任何改动的痕迹!”……这是怎么了?难道打草稿、修改之类的环节,对于写作真的是没用了吗?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听一段简单的纪实材料,它说的是一位著名作家如何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改到出版前的最后一分钟》。内容是这样的:他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总是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不满意的地方就会及时改一改,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誊清后又改

2、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共改了39次才罢休。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他是谁?他就是1952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他的许多名誉全球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剧本《第五纵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等,都是这样写出来和改出来的。如此严谨的写作态度,是不是让大家惊叹了呢?现在想想,海明威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显然并非

3、是件偶然的事了。是呀,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不千锤百炼,能行吗?只有在反复修改中,去掉废话,删除华而不实的词句,才可能有好作品。修改,对于作家来说,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呢。同学们,你们想写出好的作品来吗?那就请记住这个伟大作家的名字,多多修改自己的习作吧!文章不厌百回改!说不定,一不小心,你就改成了第二个海明威呢!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

4、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到现在的七年级,大家写作文的经历已四年的时间了吧?按照习惯的做法,我们写好的作文均是由老师亲自批改的。由于学生太多,老师不能当面一一批改,只能在办公室里对着大家的作文本一一修改。由于受时间限制,改好又不能及时的反馈给你们,总

5、是到了写作课上才发给同学们,这样以来,同学们对自己写的作文印象早已模糊,老师的批改不见成效。大家说是不是这种情况呢?(同学们表示同意)我们自己想不想学习修改作文呀!其实,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但如果会修改作文,更能显示出我们的语文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 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

6、空白,很是不解。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对作文批改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而且制定了一套非常科学具体的作文评改标准,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对如何批改作文目标清楚,心中有数。有了这套标准,学生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学会了修改别人的作文,同时也提高的自己的写作能力。真是一举三得。所以,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名家的作文批改方法。(谈话式的导入,一下子贴近了学生的心,也说出了学生的心声,又举名人修改文章的事例,激发了学生改作文的兴趣。) 二,课件出示魏书生老师的作文评改标准十则:魏书生批改作文十条标准h

7、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