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

ID:1801215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2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_第1页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_第2页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_第3页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_第4页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给家乡发展提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假期实践报告——蚌埠发展之我见爱国爱家,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美德,我自然也能不例外。自从08年离开家乡,来到重庆学习,我关心家乡发展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强烈。每每看到外面世界的变化,自己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也许自己的一些想法,无法改变整个城市的发展大局,不过我还是想写一写,说一说我对蚌埠发展的建议和浅陋之见。说到发展,我们不得不回顾蚌埠的过去。蚌埠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双墩遗址和禹墟的发现,表明在蚌埠这块土地上,远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据《凤阳府志》记载,蚌埠乃“古采珠之地”。古渡盛产河蚌,船舶聚集曰埠头,“蚌埠”的称谓由此而来。自夏朝以

2、来,蚌埠及所辖县经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宋、元、明、清,区划多变。1947年1月1日设市,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蚌埠是安徽甚至是中国最早通火车的城市之一,1911年连接天津和浦西的津浦铁路的通车,改变了蚌埠这个小渔村的面貌。铁路和淮河这条黄金水道改变了蚌埠的历史,让蚌埠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建国初期,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自身的区位优势加速了蚌埠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一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项目进入到蚌埠,比如纺织类的一毛、二毛,食品加工类的肉联厂、食品厂,还有重工业类的滤清器厂、船厂、汽车零部件加工厂等等。想要发展好,就必须认清

3、自身的优势和短处。一、首先,分析一下蚌埠的优势。(蚌埠市同皖北诸市的优势比较)1、在科技方面蚌埠市科技力量非常雄厚,有38家国家、省驻蚌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其中有6家国家级驻蚌科研院所,分别是玻璃工业设计院、华东光电集成电器件研究所、机械工业第一设计院、40所、41所、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市市属各类企事业单位共拥有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13000人。据2004年有关统计数据,当年蚌埠市市专利申请136项,居皖北六市之首,远远高于其它五市之和(淮南市42件,淮北市12件,其他城市更少)。2004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其中技工贸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39家,千万

4、元以上的企业18家,亿元以上企业3家,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技工贸收入近10亿元。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超过50亿元,在皖北居首位。2、农业方面蚌埠市地处南北交汇处,资源丰富、农业品种齐全,农产品加工基础雄厚。人均占有粮、棉、水产资源在皖北地区最高。2004年末,农民人均收入在皖北位列第一。仅粮油方面就有丰原生化、花园油脂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2004年油料产量37万余吨,在皖北六市第一。水产品产量近10万吨,位居皖北首位。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皖北第一,并在皖北地区起着水资源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国家气象局正在蚌埠市建设淮河流域气象中心。3、工业方面othe

5、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

6、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蚌埠市属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传统的五大机(起重机、压缩机、拖拉机、柴油机、机床)等在省内及国内都有着较大影响。“九五”末和“十五”以来,蚌埠市加工制造业主要发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玻璃深加工以及卷烟、纺织、酿造等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优势突出,其中,列入统计的

7、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35家,上市企业有丰原生化、方兴科技、环球药业、安徽水利等4家,这些数字在皖北均居首位。2004年的工业、建筑业分别位居皖北六市前矛。4、商贸方面蚌埠市历史上就是皖北商贸重镇。据统计资料,2004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2万余人,高于两淮。第三产业增加值89亿多元,位列皖北六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相当于淮南淮北两市总和。2004年进出口总额2亿4千多万美元,超过皖北其他五市的总和。邮电业务总量、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在皖北六市均名列前矛。5、交通运输方面蚌埠面向长三角,背靠中西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