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

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

ID:18018495

大小:217.6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12

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_第1页
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_第2页
资源描述:

《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12时珍国医同药2009年第20卷第12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plj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牛,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2.1.2潜病未病态机体内疾病隐匿存在,尚无明显临床表现。可从机体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主,少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扶助iF气,使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旺盛正常,各司其职。正如《素问》谓之“

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2已病防变已病应包括欲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2.2.1欲病未病态是潜病欲病态的发展,先兆症状和体征越来越多,但仍尤依据明确诊断,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此时机体处于正气相对较弱,邪气有机可乘,但正气仍充盛。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丰,稍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利用其中药物偏胜来纠正,,对身体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作些微调,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2.2传变未病态是脏腑已出现明显病变。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相牛相克关系,病邪可能传人其他脏腑发牛而病变。此时机体已处于临床发病状态,正气已受损,邪气已侵入脏腑。可根据五脏五

3、行相生相克规律,配以于五脏相对应药物来制以膏滋,以达扶正祛邪之功,同时又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选择与病邪即将传变至经络的相对应药物,取其厚味制以膏滋,以强其经,防止传变。总之,在已有邪气侵人这一阶段,膏滋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优势,重视扶助人的正气,佐以纠偏祛邪。2.3瘥后防复平素体质不佳,或久病,大病初愈,身体赢弱。,此时机体正气虚弱,旧疾易复,当遣质重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之久服,调理阴阳,补气养血。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针对机体阳气四时各有不同特点,结合某些疾病的规律,产生了“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的特

4、色疗法。“冬病夏治”针对冬天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时令特点,一些旧疾如哮证、喘证、痹证等易复发,这时就需要在夏季阳气充盛时,予以质蘑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健旺,以治疗疾病,减轻病情发作;“夏病冬治”是针对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一些湿热型的脾胃病相应减少,可予以益气温阳健脾的药物制以膏方,以厚脾胃,以达治疗目的。瘥后防复这一阶段使用的膏方是综合处方,防治结合,寓治下防,在缓解期服用,有效缓、稳定、持久的特点,达到扶正固本,增强抗病能力的目的。不仅能减少急性发作,还可使疾病向痊愈方向发展。3展望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

5、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末病”的思想越显突出。膏方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制剂之一,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通过辨证沦治而组方,用于临床兼顾面广,口感好,不伤脾胃,适宜久服,简单方便,是临床的一·种个性化的防治疾病的手段,能很好地体现“治未病”的思想。,因此,膏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对构建“治未病”特色预防保健治疗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I]吴弥漫.治未病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的思想[J].新中医,2007,39(5):1.[2]李力,薛晓琳,徐雯洁,等.“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

6、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8,27(1):76.[3]华浩明.膏方历史源流及现代进展概要[J].江苏中医药,2007,27(11):1.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赵宝林(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丹参药材道地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丹参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关键词:丹参;丹参道地性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05(2009)12-3101-02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M

7、viamih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攀,是著名活m化瘀药,主治瘀血所致的各种疼痛、徵瘕积聚、疮疡痈肿以及心悸失眠等证,我国应用丹参已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据统计,以丹参为原料的中成药已有一百余种。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作用十分显著,然而由于丹参产地较多导致质量不一,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尽管对不同产地丹参质量评价研究较多,试图诠释其道地性,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导致目前对丹参药材道地性无法形成共识。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的种质、产区、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优质中药材H1。较同种药材在其他

8、地区所产者品质收稿日期:2009-02—13;修订日期:2009钾-3l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088078);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