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

ID:18020591

大小:28.3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2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_第1页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_第2页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_第3页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_第4页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输血及效果评价制度及流程  篇一: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测及效果评价流程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测及效果评价流程  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该流程。  填写《医院临床输血单》、  《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  护士根据《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腕带资料确认受血者身份  输血申请单和腕带资料是否相符  采集患者标本  将患者信息标签贴在标本上  临床科室输注血液  (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  输血反应按规定调查处理  无  篇二: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

2、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

3、)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  1.患者的临床诊断;  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  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  4.病因治疗与输血治疗哪个更有效;  5.相对于病因治疗输血治疗是否必须?  6.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患者是否具有输血指征?  7.如确需输血治疗,输用何种血液品种?数量多少?  8.急性失血引起的血容量减低的扩容治疗是否遵循了先晶后胶原则?扩容的疗效如何?是否确需输血?如需输血,输全血还是红细胞制品?  9.是否已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如老年人和小孩)及心功能情况,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10.是否已做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抢救措施

4、?  (三)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1.内科输血:(多为慢性贫血,患者对贫血已有较好的耐受。)Hb<60g/L或HCT<20%时可考虑输血。(急性失血别论)  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有无代谢率增高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2.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指征:失血量<血容量的20%时,用晶体液扩容后,HCT>30%,不必输血。  失血量>血容量的20%~30%时,先通过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然后输血。因为在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情况下,输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低氧或缺氧,因此,最适输注品种为红细胞而不是全血。  急性失血时由于红

5、细胞和血浆是等比例丢失,故测定Hb和HCT仍在正常范围,不能反映失血的程度。  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109/L,不需输注;20~50×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2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10×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  手术科室病人:若<50×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109/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109/L;70~100×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  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

6、,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ITP:严格掌握。  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  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四)成份血的适应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7、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Ⅷ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甲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

8、病,肝衰竭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应当遵循“缺什么,补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