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

ID:18039450

大小:17.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_第1页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_第2页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_第3页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_第4页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谈混凝土裂缝和防治措施摘要:混凝土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混凝土出现裂缝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裂缝还时有出现。现就各方面按探讨一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预防。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与砂石骨料、水泥按照适当比例配合,加水拌合成的混合物,经凝结硬化而形成的较坚硬的非均质脆性材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存在很多抗拉能力低、易出现裂缝的薄弱环节,而产生真正的裂缝。  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约束引发的收缩裂缝和由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裂缝。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是

2、很难避免的,但是能预防和治理的。出现裂缝后根治裂缝是本次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①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设计计算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  ②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  ③荷载裂缝分类及其特征。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异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

3、、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  3、收缩引起的裂缝在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4、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由于锈蚀,使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5、冻

4、胀引起的裂缝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并导致裂缝出现。  6、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7、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比较典型常见的有:  a、混凝土保护层过厚。  b、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  c、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  d、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e、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  f、用泵送混凝土

5、施工时,加大了水灰比。  g、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  h、混凝土早期受冻。  i、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j、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  k、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一)设计方面  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

6、为主的设计原则。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

7、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  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