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

ID:18041010

大小:16.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_第1页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_第2页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_第3页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_第4页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试论混合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载荷裂缝问题会对混合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加强对它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荷载裂缝及其特点、类型,然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某经济适用房工程典型裂缝及其成因与整改措施。    非荷载裂缝的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混合结构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荷载裂缝总结而言,有以下特点:①相当多的混合结构建筑尚未投入使用前裂缝已发生,此时楼板一般只承受自重荷载。②虽然一些建筑设计与施工严格按规范进行,

2、地基条件也很好、基础形式可靠,裂缝仍然大量出现。③裂缝较多发生在秋冬,春夏季较少。④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呈45°斜向,有时一角同时出现两裂缝,它们基本上下贯通,在板面与板底均出现裂缝。⑤在混凝土浇筑完一段时间后裂缝产生,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后2-5个月内,许多现浇楼板裂缝发生,有的开裂时间还要推迟,可达一年以上。裂缝在超过一年后基本不再发展。⑥严格控制伸缩缝间距仍无法控制裂缝产生。相当多的建筑物的设计中,伸缩缝间距比规范规定的最大伸缩缝间距小很多,裂缝仍大量出现。  非荷载裂缝的类型。按裂缝的位置及走向,可把混合结构建筑现浇

3、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划分为以下几类:①横向或纵向跨中裂缝。该裂缝宽度可达,产生于房间中部,通常贯通楼板。横向裂缝是指裂缝走向垂直于长边、平行于楼板的短边的裂缝。一般发生在靠近楼板的中部位置。在正方形楼板上,也可发生这种横向裂缝。楼板中的纵向裂缝,裂缝走向平行于楼板长边、垂直于短边。纵向裂缝常发生在靠近楼板中间位置,少数纵向裂缝靠近板的边缘。纵向裂缝的长度也各不相同,有的较长、有的较短。②45°角裂缝。该种裂缝最常见,与外墙夹角约成45度。裂缝宽度不大于1厘米,一般中段宽、两端窄,端头消失在圈梁边。③沿PVC管线在板内埋设位置的裂缝。该类裂缝常出现于

4、板中部从灯头处穿过位置。上述三种裂缝为最常见混合结构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荷载裂缝。其它的裂缝还有:板上面沿墙边或梁边的裂缝、板面沿顺钢筋方向的裂缝、沿在楼板留置的施工缝。  工程概况。某生活区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共7栋,均为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XX年6月竣工。从土建主体完工至交付使用,相隔半年时间。建筑物基础埋深≧2米,为墙下混凝土条基,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设于基础顶部。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均为C20,砖砌体用MU10水泥砖,混合砂浆砌筑。建筑楼板、圈梁、楼梯、构造柱为现浇混凝土构件,圈梁层层设置,在转角及丁字交接处均按规范施工。住宅楼竣工交付使用后

5、,住户陆续发现部分现浇楼板开裂现象。经过设计单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对工程进行检测,查明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笔者参与了勘察、检测、分析、鉴定及整改的全过程。  现场勘察及检测。①设计复核。收到有关工程裂缝问题的情况后,设计单位组成专家组详细复审了设计图纸。结果表明设计图纸不存在问题,符合规范要求。②沉降观测。观测表明基础无不均匀沉降的迹象发生。③墙体砌筑良好。砌筑水泥砂浆强度达到M10、砖砌体强度达到MU10。④分组现场宏观检测后发现,楼层梁、挑圈梁、过梁、梯梁、构造柱等主要钢筋混凝土构件无裂缝、主筋及箍筋外露等现象。⑤现浇板裂缝

6、。检测数据表明:在“45度板角斜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沿PVC管线在板内埋设位置的裂缝”四种裂缝中,45度板角斜裂缝发生概率是其它三种形态裂缝的2-6倍。不论楼板尺寸大小如何,均有可能发生楼板裂缝。裂缝集中产生于板跨中或墙角。从横向、纵向裂缝形态看,在板面与板底都出现裂缝,且为贯穿裂缝。用钢筋探测仪检查探测7栋楼出现裂缝的18块楼板,发现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回弹法现场回弹抽检7栋楼出现裂缝的18块楼板,发现混凝土现有强度推定值均达到C20,符合设计要求。分析对比钢筋检测数据与设计图纸,发现钢筋规格、间距数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对楼板进行复核验

7、算,结果表明楼板承载力满足要求。  原因分析。设计复审、勘察检测及强度复核结果表明相关载荷因素造成裂缝的可能被排除。在房屋尚未投入使用前裂缝便产生,楼板除结构自重外未受到可变荷载,故非荷载因素造成裂缝。①45度裂缝成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湿度过低。工程中在板角上面双向配置板面负筋,其与板底主筋均伸入圈梁的1/2位置,楼板与圈梁整体浇注。浇捣完混凝土后板通过圈梁,与角柱浇筑成一整体。墙体及圈梁较强的约束现浇楼板支承边,裂缝限制于板角一定范围内。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与反复温差应力的作用,使得干缩加冷缩造成的双向拉应力在楼板中发生

8、。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当某处最大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混凝土沿与一定方向受拉劈裂,在房间角部出现45度斜裂缝。湿度过低因素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