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ID:18047383

大小:21.8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3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_第1页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_第2页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_第3页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_第4页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摘要:母语的迁移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翻译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从母语负迁移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入手,从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几个角度,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日语翻译影响    1.语言迁移的概念    迁移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根据这一理论,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母语迁移现象。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是正迁移。相反,当

2、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若盲目地套用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就容易出现语言错误,对学习起妨碍、干扰作用,导致负迁移。胡文仲曾指出:“语言失误是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言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在他著名的《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学习外语的)个人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容易把自己母语和本族文化的结构、词义和词序迁移到外语和外族文化中去。”汉语和日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汉日互译的过程中,负迁移通常表现在词汇、语法及文化等方面。    2.词汇方面的负迁移    众所周知,如果从语言形态分类,日语属粘着语,而汉语属于孤

3、立语,两者并非亲属关系。但是就视觉特征而言,日语跟汉语有很多相象之处,这是因为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和汉字词。在汉字的使用方面日语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依赖”程度相当高,长期以来,日本人把汉字作为真正的文字使用,而把假名置于从属地位。假名是针对“真名”即汉字而言的。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和汉字词,日语的这一特点对学习和研究日语的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汉字是我们的既有知识,见到日语中的汉字和汉字词我们感到亲切,而且从中得到不少好处,例如“学校”、“生活”、“食堂”等日语单词即使没学过日语的人也知道其词义,并且会书写,不懂的只是这些单词的读音。  可是,世上的事物往往都是利弊相辅的,

4、对我们来说日语中的汉字和汉字词有时也会成为一种障碍,影响我们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有个笑话,说一个来中国旅游的日本人,一次因口渴到餐厅部要开水,因不会说汉语,就在餐桌上写了日语汉字“汤”。女服务员看后,就给他端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肉汤。其实,日语的“汤”是指开水,并非汉语的“汤”。日本顾客和中国服务员都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就是各自的母语在干扰着对外语的理解。同样,因受到中日汉字同形的影响而造成理解错误的还有下面的这些例子。  (1)“快い”是速度快吗?  原文:新幹線は快い乘り物だ。  译文①:新干线速度快。(新干线是高速的交通工具。)  译文②:乘坐新干线很舒服。  对比

5、译文①和译文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原文中“快い”一词的翻译。查阅字典,得知“快”字在汉语中一是表示“速度快”,二是表示“心情舒畅”。日语的“快”字也有这两个意思,所不同的是汉语的最常用的基本义项是“速度快”,而日语的第一义项则是“心情舒畅”。日语《分类词汇表》(国立国语研究所编)中“快”构成的词共有15个,即“快感”、“快”、“快腾”、“快晴”、“快走”、“快速”、“快打”、“快诺”、“快调”、“快男子”、“快”、“快”、“快方”、“快报”、“快”。以上15个词中只有“快走”和“快速”两个词中的“快”跟速度相关。而且,尽管都表速度,日本人的理解与中国人也不尽相同。利用exci

6、te网上电子词典检索这两个词。“快走”释为“気持ちよく速く走ることること”,“快速”释为“気持ちがよいほどに速いこと”。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语“快”字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是“心情舒畅”。“速度快”之意是非基本义,使用的机会也少。但是,汉语“快”字的情形与日语截然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单纯一个“快”字只能表达速度快之意。这要求译者要了解两者的区别,从事翻译时万万不能望文生义,看见“快”就翻译成速度快。  (2)是“洗手不干”还是“洗脚不干”?  原文:他决定洗手不干小偷这行了。  译文①:彼はすりから手を洗うと決意した。  译文②:彼はすりから足を洗うと決意した。  对比

7、译文①和译文②,区别就在于到底是“洗手不干”还是“洗脚不干”。译文②的“足を洗う”才是正确的日语中的表达方式。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中国的“洗手不干”到了日本就变成“洗脚不干”了呢?这就要考察“足を洗う”的语源?原来,“足を洗う”本来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僧人每天外出修行,回到寺庙时已经满脚的泥土,通过洗干净脚上的泥土达到身心的纯净来完成一天的修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日两国所选用的对象是不同的。倘若不深入考察这些文化因素,仅仅靠字面的理解,就容易犯错误,贻笑大方。    3.语法方面的负迁移    母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